横膈膜将胸腔与腹腔相分隔,横膈膜的功能是帮助氣體交換和呼吸。當横膈膜下壓時致使胸腔的空間變大,肺部得以舒張,產生吸氣,當横膈膜上提時,胸腔的空間變小,壓縮肺部縮小,將肺內氣體排出,形成吐氣。
橫隔膜伸展操…開闊胸懷
1手臂由體前向上緩緩平抬,掌心向下,邊吸氣邊抬至與肩平。
2向外側轉動手腕,變為掌心相對,深呼吸,做擴胸動作,胸部隨吸氣的深入而向前挺出。
3邊呼氣邊按原動作路線返回,一吸一呼為一次,共做200次。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横膈膜将胸腔与腹腔相分隔,横膈膜的功能是帮助氣體交換和呼吸。當横膈膜下壓時致使胸腔的空間變大,肺部得以舒張,產生吸氣,當横膈膜上提時,胸腔的空間變小,壓縮肺部縮小,將肺內氣體排出,形成吐氣。
橫隔膜伸展操…開闊胸懷
1手臂由體前向上緩緩平抬,掌心向下,邊吸氣邊抬至與肩平。
2向外側轉動手腕,變為掌心相對,深呼吸,做擴胸動作,胸部隨吸氣的深入而向前挺出。
3邊呼氣邊按原動作路線返回,一吸一呼為一次,共做200次。
運動可預防及改善糖尿病
要有健康身體狀況,必需要有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1足夠運動,2均衡的飲食習慣,3和能維持正常的體重;
研究顯示,高危一族單靠健康的生活方式便能減低40%-60%或延遲將來患上二型糖尿病的機會。不同種族、年齡或性別都能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預防糖尿病。
為何運動是治療糖尿病重要的因素:
運動能提升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及增加血糖的吸收,令血液內的血糖量降低。高危一族可降低患病率,前期糖尿病病患可延遲將來患上二型糖尿病的機會。
糖尿病病患透過運動,使身體維持血糖於一個較貼近正常的水平,並改善血脂比例,從而舒緩病情及延遲各種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出現。
運動分類及好處
運動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 有助改善胰島素抗拒性,從而維持或減低血糖水平
2 有助減低血壓
3 有助維持體重或達致減肥效果
4 有助減少三酸甘油脂及提高高密度膽固醇水平
保養膝關節運動
保養膝關節必需控制體重,減少上落樓梯,爬樓梯時勿搬重物,少穿高跟鞋,強健肌腱,多做保養運動。
1坐位伸膝
抬起左腳,伸直膝蓋,繼續向上抬高,高度因人而定,維持5-10秒。換右腳重複,持續3-5分鐘。
2推按大腿
坐著雙手手掌環抱大腿,稍微用力向膝蓋推按。換腳重複,持續5-10分鐘。
3拳敲膝蓋四周
坐著雙手握拳,輕輕敲搥膝蓋四周,持續5-10分鐘。
運動時要吃甚麼
1 運動前一小時內不宜吃太飽
2 運動前四小時不能空腹,要在一小時前進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3 運動前30至60分鍾必須飲500c.c水或含電解質的飲料,但不能過多否則會使身體所需的電解質過量排泄
4 在運動期間,應每30分鐘補充流失水份不多於50c.c,水溫度應在攝氏12至15之間
5 在運動期間,約是全程在兩小時以上,可在小休時吃少許小食補充體力
6運動前後宜吃含高碳水化合物,可增加運動時體力
自我放鬆對消除疲勞及高血壓有效
放鬆功法可讓練習者在練習中消除緊張情緒,使全身放鬆,讓身體處於一種輕鬆,舒適的狀態。
能消除人體的緊張與疲勞,還有利於氣血經絡系統運行,有助中樞神經系得到調整和平衡,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可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
1練習方法:
兩眼微閉,口自然合攏,牙齒輕輕接觸,舌尖輕抵上齶,自然呼吸。每呼吸放鬆身體某一部份,直至全身放鬆。
2可選擇一些舒緩音樂使效果更佳
3最好可以每天1-2,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三個月後可初見效。
頭固定,眼球盡量順時針左轉25下,然後右轉25下為一次,再逆時針旋轉25次即完成一次。每天早晚或隨時可做。
一般後頸會有發脹感覺,輕揉兩分鐘即可舒緩。
注意眼球轉動時頭不能動,而且目光要極力向該方向。轉動的軌道應為圓形,應先順時針轉完25次後再逆時針旋轉25次。
注意運動時要除下領帶和襯衫領扣,盡量少用電腦,看電視後多做運動。只要有恆心堅持三年,即使800度近視也可根治。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如果雙手是能一窺健康的門戶,那位於手足之端、也就是經脈終始點的井穴,就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陳玉昇形容。
《黃帝內經.靈樞》將井穴喻為水之源頭,是精氣所出的部位,對於調節臟腑、氣血、經脈之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井穴有清熱、醒腦、安神的作用,平時醫師會藉由放血、針灸達到治療效果,陳玉昇則建議,一般民眾平時可以透過井穴按摩來保養身體,精神不濟時,開過十指井穴也能活絡臟腑、重拾元氣。
按壓食指下的第二掌骨側,速診全身
除了平時的保養,我們其實也可以從手部窺見身體的健康狀況。
陳旺全提及,他的臨床經驗歸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半有不明原因的頸部痠痛、喉嚨痛、胸痛、胃痛,甚至小指內側、靠近無名指的整條手少陰心經會麻、有緊縮感,所以問診時就會特別留意。
然而,一般人對經絡循行以及相關症狀的對應並不熟悉,因此,中國全息生物學創始人張穎清提出的第二掌骨側速診法,倒成了方便民眾留意自己身體哪個部位可能出問題的參考。
經過大量的研究,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因為人類花了300萬年,從猿進化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是步行進化的結果,所以人體的生理結構最適合步行。20世紀20年代初,美國心臟病學會奠基人、著名心臟病學家、數任美國總統的保健醫生懷特博士首次提出上述觀點。他還將步行鍛煉作為心臟病病人和心肌梗死病人康復治療的方法,並取得良效。他建議健康成人應每日步行鍛煉,並堅持終生。
通過對1645名65歲以上老人的4年多的前瞻性研究發現:與每周步行少於1小時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時以上者,其心血管病住院率減少69%,病死率減少73%。因此,步行應成為中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運動,是預防心血管病的措施。
還要強調一條:動脈硬化是可預防的,動脈硬化能從無到有,也能從有到無,是可逆的。1960年我當實習醫生時,老師告訴我,動脈一旦硬化,就不能逆轉。到最近科學家才證實,動脈硬化雖不能徹底消退,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走路就是使動脈硬化斑塊變穩定和消退的最有效方法。研究證明:只要步行堅持1年以上,就助于硬化斑塊消退。步行對降血壓、降膽固醇、減體重都有好處。美國運動醫學會曾發表報告:有氧運動好,有氧運動中,又屬步行、慢跑和游泳最好。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按摩五指 可治病強身
中醫的五臟六腑指的是心、肝、脾、肺、腎;膽囊、胃、小腸、大腸、膀胱、管轄心血管循環的心包,加上主掌內分泌系統的三焦,合稱十二臟腑,而連結臟腑的情報系統就是負責輸送「氣」(能量)、「血」(滋養物質)的十二條經絡。
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旺全中醫師解釋,一旦經絡堵塞、氣血受阻,內臟就會失衡,身體自然不適,長期累積就成了疾病。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治醫師陳玉昇表示:人體十二經脈的起點或終點都在身體末梢,其中六條走到雙手,停在十根指頭,打開手心有三條陰經走到大姆指、中指、小姆指;翻到手背則有三條陽經走到食指、無名指、小姆指,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在手上得到表裡的對應。
2,循著連接手指的六條經絡及其相應經氣:
1.大拇指的少商穴對應肺、脾
2.食指的商陽穴對應大腸、胃
f
現代人經常敲擊鍵盤、發短信,可以做一套靈活健指操,加強手指靈活度和指關節韌性。
甩手:雙手在胸前激烈地甩動手腕約10 秒鐘,可以促進手部血液循環。
拋球:將雙手握拳在胸前,設想手中有一小球。用力緊握,默數5聲,張開十指盡力拋開,可以強健手掌和手腕,使手指靈活。
彈指:雙手十指模擬彈鋼琴,從大拇指開始一個個彈向掌心,重复20 次,可以鍛煉手部的控制能力和活動能力。
壓指:將十根手指分開,指腹相對,用力對壓。直到指關節酸脹痛為止,重复10 次,可以鍛煉指關節的韌性和靈活性。
推掌:雙手在胸前合掌,左手腕用力推向右邊,保持手掌對合,然後轉向左邊,可以強健手腕,增強手腕或手掌的靈活度。
揉指:用拇指與食指夾揉按摩手指,從指根到指尖,可以促進手指血液循環。
拉指:右手握住左手拇指轉一轉,再用力向外拉直,依次拉每一根手指,換另一隻手重复同樣的動作,可以幫助手指血液循環暢通,強健韌帶。
f
長壽五大穴之一的湧泉穴
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湧泉穴的準確位置在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正好有個窩窩,凹陷處就是湧泉穴。
按摩湧泉穴對血壓,腎臟,發育,精神,性功能,腰膝都有幫助。是長壽五大穴之一。
按摩湧泉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輕輕點按湧泉穴能通過經絡傳遞作用,調節你的植物神經系統,幫你擴張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毒素排出、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高血壓。
2、活躍腎經內氣、固本培元、延年益壽、有使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等。
3、緩解治療神經衰弱、頭頂痛,頭暈,眼花,精力減退、倦怠感、婦女病、失眠、多眠症、焦躁、更年期障礙、怕冷症等。
f
適合男女老幼的簡單舒筋活絡拍打運動,可加強血液運行,增強免疫力。若持之以恆,必見其效。
f
曲池穴位的作用
曲池穴:位於胳膊肘橫紋的盡頭凹陷的地方,以指腹按壓或敲打1-3分鐘,每日次數不限,有如下作用:
1緩解高血壓
按壓曲池穴可放鬆神經系統,使呼吸逐漸均勻,心平氣和,使血壓回復正常。
2 治療上肢肩肘關節疼痛和網球手。
3解除疲勞,改善神經衰弱。
4可消腫及止癢,改善皮膚紅癢、濕疹等狀況。適當用力按壓5分鐘多可退癢。
5過敏性鼻炎者通過按曲池穴可刺激經絡穴位使體內氣血暢通達到治療效果。
對腰、脊椎、盆骨和腳都有效的簡單床上運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動作十至至十次。總共每次約十分鐘。
同學四十多年前遭遇嚴重車禍被拋出車外,導至頸椎、腰椎盆骨疼痛難當。手術後每天練習至今,現健康行走如常人。誠意推介!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睡前運動會影響睡眠?(專家分析)
你最近睡得好嗎?一般民眾失眠大多依賴安眠藥來幫助睡眠,卻忽略規律的運動也是獲得充分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經常運動的人較快入睡、睡得較好,白天較不感覺疲勞,整個人精力充沛。假如你也有有睡眠困擾,今天開始站起來動一動。
運動可以改善睡眠 鍛煉可以緩解壓力
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睡眠醫學心理學家Michelle Drerup表示,運動可能是最好的抗焦慮藥。運動時,大腦會釋放出對抗壓力和焦慮的化學物質,使放鬆並轉換令你煩心的事情。Drerup注意到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沒有出門活動身體,甚至遠端作業沒有去辦公室,當沒有適當地放鬆,容易導致睡眠品質下降,如果周圍環境不便出遠門,練習室內鍛煉仍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怎麼運動才能幫助睡眠 養成鍛煉習慣很重要
「養成運動習慣很重要。」Drerup說,你可以選擇適合一天中的某個時間,並每天在同一時間鍛煉身體。比如目標設定一周五天,每天要鍛煉30分鐘,若是無法一次完成30分鐘,切割成兩個15分鐘、三個10分鐘也對睡眠有所幫助,同時注意午餐後避免咖啡因、晚餐避免吃太飽、睡覺前避免飲酒。
f
相傳十巧手是由一位八十多歲的少林寺高僧所傳授的式子,它對於保健身體和保持長壽皆有一定的功效。顧名思義,十巧手是為十個式子。
承蒙高雄市立中醫醫學院針炙科陳得財醫師特別為「十巧」加注學理及功效,益使此「十巧」獲得肯定,更值得向大家推廣。玆將十個動作及圖解介紹如下:
十巧手
1. 雙手握拳輕輕相踫36下,刺激位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合谷穴。
主治:預防及治療臉面部位的疾病。如視力模糊、鼻炎、口齒疼痛、頭痛及預防感冒。
2. 雙手攤開掌心向上,雙掌輕輕相踫36下,刺激尾指的後溪穴。
主治:頭項強痛、放鬆頸項肌肉群及預防骨刺、骨頭退化。
3. 雙手攤開向上,手腕輕輕相踫36下,刺激大陵穴。
fv
女性調理身體最好常按壓小腿的三陰交,
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三寸處。
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重要穴位。
最好晚上九至十一時,每邊各按揉15分种,便可調理月經,推遲更年期及延緩衰老。對下肢麻痹,怕冷失眠都有幫助。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f
每天散步的7大好處
1、強腰、補腎、利筋骨。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散步第一個好處就是鍛煉腰腿,促進下肢的靈活。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好自然腎就受益;腎主骨,所以散步還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
2、鍛煉心臟。
走路能增強心血管的機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臟病,降低血壓。中醫認為,心臟強健了,全身氣血暢通,能帶動各個臟腑器官良好地運行。
3、促進肺功能。
散步,特別是快走屬於有氧運動,能增強肺活量。中醫認為,肺主氣,肺功能強了,能更好地呼出濁氣,吸入清氣,讓人神清氣爽。
4、促進消化。
走起路來,能促進腸蠕動,最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排便通暢。脾胃是後天之本,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體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並且益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