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肥先減壓
為什麼壓力會讓人肥胖?
國外一些研究表明,壓力會讓人肥胖。德國研究人員曾在2006年到2007年之間,對過度負債人群進行的調查結果中發現其中25%的人肥胖;而一般人群中,肥胖者比例只佔11%。
英國研究人員也對職場人群進行了持續19年的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的人群與從未感覺工作壓力大的人群相比,其肥胖發生率要高73%。
那麼,為什麼壓力會讓人肥胖呢?
過度壓力造成肥胖的原因
想減肥先減壓
為什麼壓力會讓人肥胖?
國外一些研究表明,壓力會讓人肥胖。德國研究人員曾在2006年到2007年之間,對過度負債人群進行的調查結果中發現其中25%的人肥胖;而一般人群中,肥胖者比例只佔11%。
英國研究人員也對職場人群進行了持續19年的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的人群與從未感覺工作壓力大的人群相比,其肥胖發生率要高73%。
那麼,為什麼壓力會讓人肥胖呢?
過度壓力造成肥胖的原因
助減壓的營養素
1維生素B族,維生素c平衡情緒
許多營養學家將B族維生素視為減壓劑 , 它可以調節內分泌、平衡情緒、鬆弛神經 。B族維生素含量較多的食物有 :胚芽米、糙米、 全麥麵包、深色蔬菜、低脂牛奶、豆漿、蛋、菠菜、蕃茄等 。
維生素C同樣具有平衡心理壓力的效果 , 有研究表明,人在承受某些比較大的心理壓力時 , 身體會消耗比平時多8倍的維生素c 。所以 此時應該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菠菜、花菜、芝麻、水果等 。
2 鈣、鎂、鋅穩定情緒
鈣是天然的神經系統穩定劑 。 有實驗證明,人在受到某種壓力時,通過小便排出體外的鈣就會增加 。 因此,凡遇到不順心的事,脾氣不好時,注意選擇含鈣高的牛奶 、 酸奶、蝦皮、蛋黃等 食物,有安定情緒的效果 。
鎂也是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它可以讓肌肉放鬆,心跳有規律 。 富含鎂的食物有:杏仁、花生、海鮮、豆類、香蕉等 。
此外鋅是合成蛋白質和核酸的重要輔助因子,也與維持血糖平衡有關,血糖過低既影響工作效率也影響情緒 。 富含鋅的食物有:蛋、麥芽、瘦肉、海鮮等 。
情緒對健康的10大影響,你知道嗎?
情緒影響機體的免疫力
情緒影響機體的免疫力。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情緒可使機體生理機能處於最佳狀態,使免疫抗病系統發揮最大效應,抗拒疾病的襲擊。許多醫學家認為,軀體本身就是良醫,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制。
情緒可以治療或導致疾病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激動時皮膚會潮紅發熱,在緊張或憤怒時皮膚會蒼白冰冷。人的情緒如果發生劇變,還可導致皮膚過敏,甚至會因此而影響到毛髮。同時愉快喜悅等正確情緒還可以使得傷口加快癒合,促進疾病痊癒。
驗血時鉀高是否真的患有高鉀血症呢
高鉀血症用來描述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高於正常值。鉀離子是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活動。適當的鉀離子濃度及其在細胞膜兩側的比值對維持神經-肌肉組織的靜息電位的產生,以及電興奮的產生和傳導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響酸鹹平衡的調節。鉀離子紊亂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之一,且常和其他電解質紊亂同時存在。血鉀的正常值為3.6 -5.2mmol/L。當血鉀高於5.5mmol/L稱為高鉀血症,>7.0mmol/L則為嚴重高鉀血症,應及時搶救,否則可能導致心搏驟停。
高鉀血症 High Potassium原因
通常情況下,高血鉀的化驗報告顯示的並非是真正的高鉀血症,這是因為在抽血過程中或是一個短暫時間內,血液樣本內的血細胞破裂所致。破裂的血細胞導致細胞內的鉀離子釋放到血液樣本裏。這種情況下,盡管您的身體內血鉀水平正常,但因為血液樣本的問題導致血鉀高的報告,往往需要重新采血化驗。
最為常見的真正高鉀血症,其實和腎臟有關。如:急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腎病。
不同年齡的不同血壓特點
血壓中有分高壓與低壓,高壓是收縮壓,指的是心臟收縮泵血的時候,血液對動脈血管的最大壓力。低壓是舒張壓,指的是心臟在舒張期的時候,動脈血管對血液的最低壓力。
血壓中的高壓升高要比低壓升高的後果更危險。因為高壓升高,往往意味著大動脈硬化的情況更嚴重,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一般來說,單純的高壓升高是動脈本身發生病變,無法逆轉,而單純的低壓升高,動脈彈性正常,是可以逆轉的。
不同年齡的不同血壓特點
1老年性高血壓特點:
為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這是因為老年人動脈硬化嚴重,心臟泵血的時候,動脈擴張有限,所以心臟加大了收縮力。當心臟舒張時,因為動脈彈性減弱,擴張不足,回彈力就會不足,導致了舒張壓降低,脈壓之間的差值加大。
所以說脈壓之間的差值越大,就意味著動脈硬化程度更嚴重。而動脈硬化是無法逆轉的,只能長期用藥控制。
血壓中的高壓與低壓有什麼區別呢?哪個升高了更危險?
血壓中的高壓與低壓,哪個升高了更危險?這是個很多高血壓患者關心的問題,血壓中的高壓升高要比低壓升高的後果更危險。因為高壓升高,往往意味著大動脈硬化的情況更嚴重,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一般來說,單純的高壓升高是動脈本身發生病變,無法逆轉,而單純的低壓升高,動脈彈性正常,是可以逆轉的。
血壓中的高壓與低壓,哪個升高了更危險?有什麼區別呢?
一、血壓中的高壓與低壓
1、高壓:我們平時所說的高壓又稱為收縮壓,指的是心臟收縮泵血的時候,血液對動脈血管的最大壓力。人體動脈血管在彈性正常時可以正常擴張,心臟可以輕鬆將血液泵出,血壓正常。但由於年齡、遺傳、飲食、肥胖等因素,動脈血管彈性會降低。這時心臟為了可以正常泵出血液,就需要加大收縮力,這時收縮壓就會上升了。
過高的血壓會損傷血管內膜,導致血液中的脂質進入內膜中形成粥樣硬化,而硬化的血管會進一步加重血壓的升高。所以說動脈硬化與高血壓互為因果,不加控制會形成惡性循環。就會累及心、腦、腎、眼、血管等諸多器官發生問題。
2、低壓:我們平時說的低壓又稱為舒張壓,指的是心臟在舒張期的時候,動脈血管對血液的最低壓力。在心臟收縮的時候,依靠心臟收縮的壓力推動血液流動,大動脈擴張容納血液。當心臟舒張的時候,主動脈瓣關閉防止血液回流,大動脈彈性回縮推動血液繼續向前流動。
維生素D對健康竟有如此多好處
近年醫藥界發現維生素D不僅是維生素或營養素而已,也已被證實是具多重生理作用的「健康荷爾蒙」。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表示,人體血液中一旦缺乏維生素D,就可能產生許多疾病。趙順榮藥師特別彙整以下多篇臨床研究,列出維生素D 對健康的9 大好處:
維生素D 對健康的9 大好處:
1預防骨鬆
維生素D 是骨骼發展必需營養素,維生素D 可以幫助鈣質吸收,維護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避免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患者、更年期女性、較少運動的上班族容易缺鈣,若同時缺乏維生素D 或B 群,還可能引起腰痠背痛等症狀。
2降低癌症及腎病死亡率
有人生目標者更健康長壽
研究發現,有人生目標,生活過得充實的人要比無所事事的人更長壽。據《渥太華公民報》報導,卡爾頓大學一項長達10多年的研究表明,有人生目標很可能是長壽的秘訣,生活過得充實的人要比無所事事的人更長壽,健康和人生目標息息相關。
卡爾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帕特里克•希爾(Patrick Hill)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長達14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那些對自己的生活設定目標並讓自己活得有意義的人,其「健在」的機率比毫無人生目標的人高,而且有人生目標的人會傾向於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達成他們想要的目標。
希爾和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圖里亞諾(Nicholas Turiano)攜手,跟踪20歲及以上的6,000名志願者在14年中的健康狀況,發現已經去世的人多數是缺少生活目標和時常有負面情緒的人。這項研究刊登在《心理科學》雜誌上。
何謂「有人生目標」
在希爾主導的這項研究中,志願者對人生目標有著各種各樣的回答。但希爾說,給「有人生目標」下定義並不容易。他說:「生活有目標,意味著你有一個更廣闊、終生的目標來指導你每天的活動以及你認為有意義的事。」
希爾的團隊曾對大學生做過研究,他們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創造性、工作或金錢、融入社會和家庭。一些人通過寫作或藝術創作來實現目標,另一些人則通過做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或是出色的普通員工來實現。毫無疑問,成功的事業是一個人實現其它人生目標的敲門磚,比如建立家庭和養育兒女等。所有人生目標中,最常見的是幫助他人,或是改善社會結構。
荔枝不宜吃太多,慎患荔枝病
荔枝被稱為嶺南佳果,色、香、味俱佳,不單讓食客大快朵頤,也令騷人墨客寫詩吟詠,杜牧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蘇軾亦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過,民間又有「一顆荔枝三把火」之說,容易「上火」,故不宜多吃,屬某些體質的人更不宜吃。
自從1995 年,每年大約在五、六月間,一種神秘的疾病在印度比哈爾邦(Bihar) 墨沙發坡縣(Muzaffarpur) 肆虐,大批兒童發病,輕者頭暈噁心、腹痛腹瀉,重者發高燒、 抽搐、 血壓下降、神志不清、甚至危及生命,專家確診為急性腦炎綜合症(acute encephalitis syndrome 簡稱AES)。
在2008 至2014 年間,已記錄有超過四萬四千個案、並有約六千人因而死亡,在2019 年,直至六月,已有一百名兒童死於這病。
美國及印度兩國的醫學專家向患病和沒有患病的兒童進行血液和脊髓液檢查,經分析後並沒有發現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的感染,也沒有殺蟲劑或其他化學物品中毒的跡象,反而是患病的兒童多數曾大量進食荔枝、尤其是在早一晚沒有吃晚餐,並在飽嚐荔枝沒有進食晚餐。
新一代人全球性疾病之微信脖!
近日,歐洲脊柱協會發表聲明稱:“短信脖”是新一代人全球性疾病! 99%玩微信超過1年的人都有此病。
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個人的頭部重約5公斤,當前傾看手機等電子設備時,若低頭45度,那麼這時由於物理槓桿作用以及重力作用,一個人頸部肌肉就要承受22公斤的重量!但大多數人通常呈60°角,要承受27公斤的重量了!若低至70度則要承受70公斤的重量了!
玩手機也能玩出癱瘓?
脖子斷了,人就癱了
“刷微信”已經成為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輕人早起第一件事是刷微信,晚上睡前也是刷微信,對於我們中老年人玩玩微信也是常見的事情。
選擇食品的七大標準
1.食品具有完整性:
大自然提供的食品含所有可吃的部分(比如帶有糠和胚芽的穀類食品,蘋果連皮吃,當然蘋果皮上不能打臘),包括生的或煮熟的蔬菜和水果,而不包括蔬菜汁和果汁或者維他命藥粒。完整食品提供所有的天然營養素,這些營養素互相起協調作用;另外,完整食品為我們提供來自於大自然的生命能量。
2.食品具有新鮮、天然、真實、有機(organic)生長的特性:
它們不是罐頭食品,不是冰凍食品,更不能是輻射保鮮和轉基因的食品,我們所選擇的食品應該是完全天然的、並且這些食品中充滿生命的能量;沒有任何化學添加劑,包括色素,增味劑和防腐劑等,不能是仿造的食品比如人造黃油、酥油或者糖精等,這樣的食品永遠都是對人體有害。有機生長的食品不僅僅給我們帶來更好的營養,而且口味也更好。
3.季節性飲食:
出汗的10大驚人好處。
古語也有個說法,叫“冬不爐,夏不扇”。意思是說,冬天不要過分接近火爐,不然就會使陽氣受到干擾。夏天不要一個勁兒地扇扇子,應讓身體自然排汗。
人本身就要是順應自然,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體驗炎熱的感覺,讓身體多出出汗。而現在我們夏天到哪裡都是空調,冬天又大都在暖氣房里呆著,過得太舒適了,身體自然會出毛病。
冬冷夏熱是自然規律,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順應四時,但是現代人活得就像反季節蔬菜一樣,冬暖夏涼。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菜味不好,可見這樣的“反季節”生活方式,無法塑造一個健康的身體。所以,夏天就應該讓自己大汗淋漓,身體才痛快!
出汗的10大驚人好處
1排毒防癌
遲吃晚餐對健康的影響
不單是吃什麼和吃多少會對我們的健康有影響,什麼時候吃也是重要的,越來越多研究結果顯示,遲吃晚餐對我們的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包括:
1.增加患上超重和肥胖的風險:
因為若是早吃晚餐,我們還有較多時間消耗所攝取的熱量,較晚才進食( 尤其是飽餐) 的人通常都是超重和肥胖的,從而增加患上其他因肥胖而導致的疾病。
2.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較晚才進食會增加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從而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生酮飲食法的疑問
坊間流傳著數不勝數的減肥策略和節食食譜,其中一種是『生酮飲食法』(Ketogenic Diet,簡稱"keto" diet,『生』是產生的生、而不是生熟的生)。
生酮飲食法是一種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方式。生酮飲食法沒有一個單一「標準」食譜,其中三大「大量養料」(macronutrients、膳食內的主要養料,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的比例亦沒有明確的規定,典型的生酮飲食法將總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減至每天少於50克( 少過一個中型甜圈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可少至每天20 克,有關生酮飲食法的流行資源普遍建議在每天的總熱量攝取量中,百分之70 至80 來自脂肪、百分之5 至10 來自碳水化合物、百分之10 至20 來自蛋白質。
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The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在檢討過有關生酮飲食法的研究報告後,認為現有研究仍然有限,有些是參與研究的對象人數不足、研究時間短暫或並沒有包括對照組(control groups) 等。
生酮飲食法的確可為部份人士帶來短暫的好處,包括減輕體重、和將血糖、血脂和血壓減低,不過,與使用傳統減肥食譜比較,這些好處在一年後並沒有明顯的分別,即是說並不能帶來長遠的好處。
老人如何補充營養
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機能逐年衰減,牙齒鬆動或脫落導致咀嚼吞咽能力下降、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等因素都會妨礙營養的攝入,再加上一些消耗性疾病的影響,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下,應當鼓勵進食,及時進行營養補充。
六方面篩查營養不良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介紹,根據國內外常用的微型營養測評表,可以從6 個方面進行營養不良的初步篩查。
1近3 個月內,體重是否有明顯的非自主性下降,也就是不因主動減肥造成的體重減少。建議老人像定期量血壓一樣,及時觀察體重變化,最好是清晨空腹狀態下,穿盡可能少的衣服,上完廁所後測量。
健康組織推薦有益健康的飲品
德國營養學會:果汁飲料是“好喝的水” 不是所有的果汁都有益健康。
美研究指日飲340毫升天然果汁 增早死風險達24%。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一杯鮮橙汁含112卡路里、蘋果汁含114卡路里、葡萄汁含152卡路里。同樣分量的可口可樂含97卡路里,百事可樂含100卡路里。
有專家指出,這項研究重要,但認為每天飲用一杯150毫升的果汁,並沒有早死風險。
國際健康組織推薦的每日建議飲用一杯的健康果汁。
1“蔓越莓汁/小紅莓汁,維生素C來源。
此外,對膀胱感染和尿路感染有幫助,許多醫生建議飲用。
經常喝果汁竟會影響體健
德國營養學會:果汁飲料是“好喝的水” 不是所有的果汁都有益健康。美研究指日飲340毫升天然果汁 增早死風險達24%。
果汁的危害
1.熱量高過汽水
據美國媒體報導,越來越多醫生、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認為,多喝純天然果汁未必對健康有益。
喝天然果汁引發的肥胖現象,跟喝可樂等汽水以及糖精酒類飲品,沒什麼差別。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一杯鮮橙汁含112卡路里、蘋果汁含114卡路里、葡萄汁含152卡路里。同樣分量的可口可樂含97卡路里,百事可樂含100卡路里。
炎夏如何預防中暑
在這烈日炎炎的夏天,可能直曬而不知道如何去避免,很多人會有中暑的症狀,在這煩躁的夏天,我們該如何預防中暑呢?
在炎熱氣溫下預防中暑的有效方法包括:
1 定時飲用充足水份或補充含豐富電解質的非酒類清涼飲料。
2 定時進食,並避免暴食,可減低對體能的負荷。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少吃些高油高脂食物,盡量減少人體熱量攝入。夏季的營養食物應該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 、B1 、B2 和C。可以多吃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食物。
3充足睡眠養足精神
夏天的中午人們最容易疲勞犯困。我們不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適當的午睡一會不但可以避開高溫而且可以養足精神, 可使我們的大腦和身體的各系統都得到放鬆, 不僅利於工作和學習, 而且也是預防中暑的很好措施。
你是否中暑,中暑徵狀是怎樣的?
中暑(Heat illness) 是人體因無法適應酷熱環境而產生的急性病症。任何人士若需要持續在高溫環境下活動,便有機會中暑。如沒及時察覺並採取行動,中暑是可致命的。
正常人的體溫約為攝氏37 度。隨着運動、日曬或熱空氣帶動體溫上升,身體會透過排汗降溫。如果身體無法將體溫降低,便會產生中暑徵狀。中暑可分為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及高熱中暑。
熱暈厥(Heat Syncope) 患者會有暈昡、皮膚濕冷及脈膊減弱跡象。這是由於高溫使皮膚表面血管擴張,減少大腦及身體各部份供血。中暑前大量排汗會令身體流失鹽份,如只顧補充水份會引致肌肉收縮疼痛,造成熱痙攣(Heat Cramps)。如患者同時缺乏水份及鹽份,則會造成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影響心臟及血管功能。熱衰竭患者會感到非常口渴、疲倦、四肢乏力、噁心、頭痛、暈眩或短暫神智不清,皮膚會顯得濕冷、面色蒼白、脈膊轉為急速而微弱。
早餐吃不對 血糖難控制
早餐後、午餐前這段時間的血糖通常是比較難控制的。清晨時分,人體內對抗胰島素的各種激素分泌增多,糖尿病人缺乏足夠的胰島素對抗升糖激素,空腹血糖就會升高,餐後血糖也在空腹血糖的基礎上「水漲船高」。糖友如有不良的早餐習慣,會使這個問題更加嚴重。
壞習慣一:隔夜飯當早餐
老年人大多節儉,很多老糖友會將隔夜的剩菜、剩飯熱熱當早餐吃。隔夜飯菜經反覆加熱、加水後,更易被消化吸收,升糖更快。同時,其所含油、鹽量不易掌握,致癌物質亞硝酸鹽也增多。因此,早餐最好還是現做現吃。
壞習慣二:傳統風味早餐
油條、油餅配豆漿、豆腐腦是國人常見的早餐組合。油條、油餅屬於油炸食品,熱量高、難消化,含有過量的反式脂肪酸,再加上豆漿也含有一定脂質成分,這種早餐組合的熱量和脂肪明顯超標。糖友最好不要吃油炸食品,可以適量喝不加糖的豆漿,吃豆腐腦少放些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