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春天身體易濕重?濕重有症狀?1.JPG

 

為何春天身體易濕重?濕重有症狀?2.jpg

 

為何春天身體易濕重?濕重有何症狀?

春雨綿綿,春天環境濕度較高,人體濕氣不易排出,如此內外在因素加總,導致春天體內濕氣較重,在中醫角度,濕是陰邪,會影響人體內的陽氣,更使病痛纏身。濕重的問題產生,除了天氣環境潮濕的問題之外,同時身體脾胃的功能不良,使代謝水液的能力下降,導致濕氣淤積在體內,也會使濕重的狀況發生。

身體濕重症狀有哪些?

濕重會對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毛病,例如會時不時感到疲倦乏力,四肢沉重,痰多口水多,胃口變差等等,而想了解自身是否有濕重的問題,可以檢視以下常見的症狀

1.精神不振,疲勞乏力
2.月經不調,痛經強烈
3.耳朵內濕(耳禪濕)
4.大便黏膩,有殘便感
5.身體困倦而重或腫
6.關節痛
7.舌苔白厚,臉色發黃
8.頭髮及面部容易出油
9.眼袋浮腫(黑眼圈)
10.胸悶腹脹
11.四肢沉重乏力
12.女性陰部痕癢,白帶量多
13.口淡或口中黏膩,胃口變差
14.腹痛,腹瀉

容易濕重的原因!如何影響健康?

由於濕重是造成春困的一大主因,了解成因後可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令身體變得濕重的行為。

1.愛吃生冷,油膩及高甜食物:

香港作為美食之都,不同國家美食集齊於一地,自然亦有不少美味但高糖高脂以及生冷的食物,常吃本身已容易損傷脾胃,再加上香港天氣長期濕熱,就使濕氣問題頻繁發生。有中醫師指出濕氣成因與脾胃功能有密切關係,由於食飲物必須經脾胃運化吸收,才能化成有用的氣血和津液滋養身體。一旦濕氣性質重而黏滯,當停聚日久,氣行受阻,鬱而生熱,更可演變成濕熱。當脾胃功能不佳,食飲物消化過程出問題,不能氣化成有用物質,便成痰濕濁物停聚體內,濕濁流注腸道,導致大便見濕軟黏膩

2.熬夜:

熬夜的壞處除了令翌日會精神不濟兼影響專注力,在中醫角度,睡眠不足的時候會傷脾氣,而使脾胃容易虛弱,如果加上濕氣侵襲,就會容易形成濕困,脾胃濕重,久而久之也會耗損腎氣。

3.沒運動+環境潮濕不通風:

長時間坐在桌前電腦的白領,回家後精神疲倦更沒有精力運動,形成久坐的惡性循環。久坐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等致命疾病,亦容易使脂肪積聚在體內。久坐除了易肥,亦會將濕氣瘀積在體內不能排走,形成濕困

4.流汗/洗頭沒有及時擦乾:

春天環境本已潮濕,如果流汗及洗頭後沒有及時擦乾水分,讓濕氣長期纏身,亦會容易使濕重的情況發生。

 

為何春天會沒精神? 快喝一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y1kim_MTwg&ab_channel=%E5%B8%B8%E8%A6%BAchangjue29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常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常覺善緣 的頭像
    常覺善緣

    常覺善緣的部落格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