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如果老伴先走一步,你要做好這些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十八九歲的年紀,但事與願違,每個人都會變老,然後化為塵土。這一生,陪伴你最久的,不是兒女,也不是父母,而是老伴。
當你到了拄著拐杖走路的年紀,身邊還有老伴陪著,一起聊聊天,回憶年輕時候的美好,就變成了一道風景。可惜,好景不常在,總有一天,老伴會先走一步。到底要怎樣,才能安度餘生?建議你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別難過,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生老病死無人能免,離去是病者的大解脫,不用受病痛折磨。
反而是那個後走一步的人,因為失去了老伴,孤零零地面對病痛,心靈會受到重創。雖然,可能還有親人在身邊照顧,終究沒有老伴那麼貼心,也不會有“心有靈犀”的美好。
事實上,老年夫妻,互相成為了保姆。吵吵鬧鬧一輩子,到了最後,越來越恩愛,一切不愉快都消散不見了。
所以還在世的那人,要改變自己的生死觀,你的心情會好很多。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不管先走還是後走,總是經歷的,不如調整心態,過一天,快樂一天。人老了,活著就是幸福,死去就是解脫,過分擔心,就是心靈的負擔。
第二,學會“依靠”兒女,但盡量不拖累兒女。
老伴走了以後,你還能依靠誰?俗話說:“靠誰不如靠自己。”
如果你真的和兒女斷絕了關係,你會很難過的。即便,兒女沒有能力天天陪著你,但是牽掛會一直存在,隔三差五會接到兒女打來的電話,逢年過節可以聚餐。如此美好生活,你需要學會享受。財產分配要公平,兒女如何照顧父母,也要公平。有事多商量,大家都好說話,事情就好辦了。家和萬事興。你盡量不要拖累兒女,不要說三道四,更不能和別人攀比,挑撥家庭矛盾。會做人的老人,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耳朵也不好使,糊塗過日子。
第三,不拒絕黃昏戀,但不要隨意結婚。
老人要保持理智,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對於謀財的人,一概不要理會。如果一時半會看不清楚感情的真相,就緩一緩,假以時日,就明白了。
因為黃昏戀,導致人財兩空的事情,真的不少,要汲取教訓。
第四,學會享受孤獨,而不是“孤獨終老”。
孤獨是不可避免的。即便老伴在身邊,也不會完全懂得你。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和思想,會有偏差。
當你一個人獨居的時候,不要過度憂傷,而是想辦法調節自己。比方說,你可以看看書,練習寫字,看一場喜歡的電影,和一群老友去打牌。
你把自己封閉起來,那麼孤獨感就會無限放大,誰都沒有辦法讓你變得快樂。人啊,不管什麼年紀,遭遇了什麼,都要心存美好。境由心生,你的心中有溫暖,一切都會好起來。
結束語。
從客觀上來說,年邁的父母,是兒女的負擔。畢竟,帶著父母去外地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下工作,很長一段時間,都陪著父母,也很難。
兒女自己的小家庭,也有說不清的難處。要是家庭不富有,每個月的贍養費,都會發愁;家庭富有的話,拿錢給父母,還要看枕邊人的態度。
任何時候,要記住——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
學會換位思考,很重要。作為父母,要考慮兒女的難處,從四五十歲開始,就要準備好養老的錢和房子,經濟上不給兒女帶來麻煩;作為兒女,要把年邁的父母當成孩子,就像當年父母抱著你一樣,擁抱父母。
願全天下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