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養生常用中藥(秋天養生食材9)4
1.沙參
沙參味甘、性涼,歸肺、胃經。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對秋燥乾咳、口乾、舌燥、舌紅少津有效。
2.麥冬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脾、胃、心經。擅於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
3.石斛
長於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熱,滋養腎陰,可泡服。
4.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歸心、肺經。擅長養肺陰、平秋燥、清肺熱、止咳、清心安神、鮮百合鎮靜安神效果好,乾百合則具有滋補效果。適合製成藥粥。
5.羅漢果
羅漢果味甘,性涼,歸肺、大腸經。擅清肺熱、利咽止咳,治療煙痛失聲,兼可潤腸通便,治秋燥。
6.桑椹
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補益肝腎之陰,兼能補血、烏髮、生津潤腸、是滋補強壯、養心益智佳品,鮮品效果更佳,主治陰血不足而致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消渴口幹,大便幹結等症。
7.冬蟲夏草
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平補肺腎佳品,微溫而不燥,擅治久咳 虛喘、止血化痰、自汗盜汗、腎精不足、腰膝痠疼、病後久虛不復等。
8.阿膠
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滋陰潤燥、補血止血要藥,有安胎養氣功效,婦女月經不調、血崩等女性疾病。更可治肺陰虛燥咳,血虛、吐血、流鼻血、便血。
9.菊花
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疏風散熱,平肝明目、治風熱外感,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心胸煩熱等症。更有通便、抗衰老功效。
曾上存:
四季養生
保健常用中藥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2pMJOmAUQh7w2fBWituCStvuR0dTrs
畧談秋天養生原則(秋天養生原則 1)
秋天飲食原則!(秋天養生原則 3)
秋天養生吃甚麼好?(秋天養生原則 4)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