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水份的關鍵時刻
1. 早上起床後一杯溫開水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早上6~9點,最常引發心肌梗塞、栓塞型的腦中風。原因是體內水分不足而使血液濃縮、黏稠。同時可助排便。
2. 睡前可少量喝水,避免整晚身體缺水、血液就會變濃稠,導致循環不佳,容易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之虞。
3. 運動前喝水促進血液循環,運動中休息片刻也要喝水,運動期間每隔半小時也應適當補充水份。
4.尿液顏色是可以判斷是否喝了足夠的水,正常尿液呈淺黃色,若顏色深,就應該多喝水。若太深色應立即補充水份和就醫。
5.感冒的人應該多喝水。
想要減肥的人,也可以在飯前先喝水,使胃的容量變小。
6. 焦躁疲倦時喝杯水,因腎上腺素會昇,喝水可使腎上腺素隨水份排出体外,同時幫助頭腦清醒。
7. 開空調半小時後:空調使室內空氣乾燥,容易做成人體水份流失,鼻腔等處黏膜過乾,甚至引發支氣管炎。
8. 洗澡後:可以小口慢喝一杯溫水。
9. 坐飛機時:長途飛行應每小時補充水份。
10. 懷孕期間:要多喝水。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