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知多少
1.什麼是肺炎?
肺炎是一種影響肺部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由稱為肺泡的小氣囊組成,當健康的人呼吸時會充滿空氣。患肺炎時,肺泡充滿了膿和液體,使呼吸產生疼痛并限制吸氧量,引起咳嗽,並伴有痰或膿液,發燒,發冷和呼吸困難。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和支原體在內的多種生物均可引起肺炎。
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為常見,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其他如鉅細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等感染也可引起肺炎。
細菌:引起細菌性肺炎最常見的細菌是肺炎鏈球菌。這種類型的肺炎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在感冒或流感後發生。
真菌:這種類型的肺炎常見於有慢性健康問題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導致真菌性肺炎的真菌可以在土壤或鳥糞中找到,並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支原體:肺炎支原體也可引起肺炎。與其他類型的肺炎相比,它通常產生較溫和的症狀。
2.肺炎有哪些症狀?
肺炎的症狀有輕有重,取決於引起感染的細菌或病毒類型、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等因素。輕微的症狀和體徵通常與感冒或流感相似,但持續的時間更長。
肺炎的症狀包括:呼吸或咳嗽時胸痛;意識混亂或變化(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咳嗽,有痰;疲勞;發燒、出汗、發冷;低於正常體溫(65歲以上的成年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噁心、嘔吐或腹瀉;呼吸短促。
新生兒和嬰兒可能沒有任何感染的跡象,也可能會出現嘔吐、發燒和咳嗽,顯得焦躁不安或疲憊無力,呼吸和進食困難。
3.哪些人容易得肺炎?
任何人都可能患肺炎,但是風險最高的兩個年齡段是2歲或以下的兒童以及65歲以上的老人。
此外,正在住院的人;患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心髒病的人;抽煙的人;免疫系統弱化或抑制的人,如艾滋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或接受化學療法的人;家禽養殖或經常接觸家禽糞便、羽毛的人,更容易患上肺炎。
4.得患肺炎後應該怎麼辦?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人有疑似肺炎的症狀,應儘早就醫治療,明確病因,避免拖著不治引起嚴重後果。
在治療期間,應注意充足的休息;禁止抽煙,或待在二手煙的環境中;多喝水,以保持水分,幫助稀釋肺部粘液;並按照醫生開具的處方服藥,如果過早停止服藥,可能會導致肺炎復發。
5.如何預防肺炎?
接種疫苗:可以使用疫苗預防某些類型的肺炎和流感。尤其是對嬰幼兒和兒童來講,應按照疫苗接種要求,按時接種肺炎疫苗;此外,最好為孩子接種流感疫苗。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前便後要及時洗手或使用酒精類洗手液。
禁煙:吸煙會損害肺部抵抗呼吸道感染的天然防禦能力。
保持強大的免疫系統: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運動並健康飲食。
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