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皆宜的清補藥太子參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性較潤,歸脾、肺經,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的功效。其與人參相近,但藥力較之薄弱,以“清補”見長。與黨參相比,補氣作用較弱,但生津養陰之力比黨參強,有時可用它代西洋參使用。
太子參具有以下特點:益氣但不升提,生津而不助濕,扶正卻不戀邪,補虛又不峻猛,用於某些確需補益而又不宜使用人參的病證。因此,它是堪稱老少皆宜的清補藥品。
太子參主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乾咳痰少的肺虛咳嗽,心悸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後期氣虛津傷內熱口渴,或神經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並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改善人體的心功能。藥性平和而入肺、脾經,脾胃虛弱而不受補者,常與黃芪、白朮等同用,增強補脾益氣功能。
為何名為太子參
相傳在春秋時代,鄭國有位王子只有5歲,體質嬌弱,卻天資聰穎,能辨忠奸,國君有意傳位於他,又恐他過早夭亡,貽誤國事,於是遍求補益之藥,並懸以重賞。一時間,各地獻寶之人絡繹不絕,可是王子服後都不見效。一日,一位老者獻藥,聲稱非為懸賞,實為王子貴體、國家大計而來。國君對老者說:如藥不靈驗,定取你項上之頭。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貴體稚嫩,豈能承受峻補之藥,需循序漸進、緩緩圖之,吾有一藥,服百日必能見效。於是王子服此藥百日,果見形體豐健,不染疾病。國君大喜,晉封其為太子,再尋賞老者,已難覓其踪。 “太子參”的美名從此逐漸傳開。
曾上存:
男女老少合用之太子參蓮子百合益肺湯…夏至頭三天飲用,6月21日至6月23日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r2x4zm5E&ab_channel=%E5%B8%B8%E8%A6%BAchangjue29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