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製品可補鈣嗎
豆製品是黃豆加工的副產物。黃豆浸泡後再加一定比例的水就可磨成豆漿;豆漿煮沸後再加入凝固劑就會凝固成豆花,將豆花打碎再放入木模中輕壓逼出一定的水份就會形成豆腐;若加壓較久逼出更多水份則是豆乾(白豆乾),將白豆乾上色後就是我們平日所吃的黑豆干或黃豆乾。
豆腐是豆漿加凝固劑所做成。所以豆腐的含鈣量=豆漿含鈣量+凝固劑含鈣量。
傳統豆腐使用石膏(即硫酸鈣)為凝固劑,石膏含鈣,所以製得的成品鈣含量會較高。石膏雖然可讓豆漿中的蛋白質凝固,但因添加鎂或鈣時蛋白質很快就會凝固,所以不適合用來加工製作盒裝豆腐,所以盒裝豆腐是以葡萄糖酸類脂(GDL)來做凝固劑。因此,儘管同樣是豆腐,但含鈣量卻差很多。
嫩豆腐(盒裝豆腐)因為凝固劑不含鈣,所以鈣含量跟豆漿差不多,每100公克嫩豆腐約含13毫克鈣,傳統豆腐則因為凝固劑含鈣,所以鈣含量較高,每100公克約含140毫克的鈣。兩者鈣含量差到10倍以上。
而豆干則是豆腐脫水再製而成,一般豆腐約含80~90%的水,豆干只有60~65%的水,所以當然豆干的鈣含量相對會較豆腐高,每100公克豆乾約含270~290毫克的鈣。當然,脫水濃縮過程不僅讓鈣變高了,熱量同樣地也變高了。
所以豆腐的含鈣量和製作過程有關。傳統製作用石膏的豆腐含鈣量大增外,而且都是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形式。所以是除豆乾外的較佳選擇。
豆腐含鈣量排序:豆乾(273mg)、傳統豆腐(139.9mg)、軟豆腐(13.1mg)、豆腐花。豆漿(12.1mg)毫克鈣
日本豆腐是用雞旦做的,基本不合鈣!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