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國人都有養兒防老,積穀防飢的想法,但養兒防老這觀念現今可能嗎?現在生活條件使有些關懷父母的子女也自顧不瑕,真是有心無力。但有些是真的不孝,所以還是靠自己吧!
一、《及時行樂》
只要體力允許,想去的地方就立刻去吧!
莫等走不動時後悔、遺憾,只要有機會,多與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聚聚!聚不在吃,怕的是時間不多。
存在銀行的錢不一定是你的,該用的時候要用,臨老要善待自己。
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快樂最重要》
想吃的、愛吃的食物分為兩種:
對自己健康有益的,要常吃、多吃、但不是全部。
對自己健康無益的,要少量、偶吃、但不是不吃。
不想吃的、不愛吃的食物偶而也要吃一點點,平衡營養。
三、《樂觀看待生病、往生有錢、沒錢、有權、沒權都要經歷
生、老、病、死的過程,無一倖免》
有病時不必害怕、不用擔心,把後事交待好,隨時可走,了無遺憾。
把身體交給醫生,把生命交給上天,把心情交給自己。
如果擔心能醫好疾病,那就擔心吧!如果擔心能延長壽命,
那就擔心吧!如果擔心能換得快樂,那就擔心吧!
四、兒孫自有兒孫福對於兒孫的事,
耳朵可以聽,眼睛可以看,但嘴巴不要說。
原則是:說了無效的事不說,做不了的事情不做,
被動的事要看情形,兒孫能獨立是你福氣。
五、《顧好四老
老身,多注意健康資訊,保養全靠自己》
老本《自己賺來的鈔票,要自己保管好》
老伴《另一半要多珍惜,有一個會先走》
老友《見面機會要把握,只會愈來愈少》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