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爐加熱食物有害?打破微波爐的謠言!.jpg

 

微波爐加熱食物有害?打破微波爐的謠言! M

對於繁忙的現代人而言,微波爐似乎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家電之一。這些年來,偶爾都會在網上或者朋友間聽來,微波爐加熱食物會危害健康、微波是輻射會致癌。到底這些謠言孰真孰假,這次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微波是什麼?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

微波是指頻率為300 30 (1 100 ) 波,對於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幾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而水和食物等就會吸收微波而使自身發熱。而對金屬類東西,則會反射微波。

以水為例,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構成的,氧原子對電子的吸引力很強,所以水分子中的電子比較集中在氧原子那一頭,相應的氫原子那頭就少一些。整體來看,水分子就有一頭帶著正電,另一頭帶著負電。在化學上,這樣的分子就被叫做「極性分子」

微波爐在運作時,透過磁控管打出微波(頻率2.45 GHz,波長122 mm),在爐內形成一個旋轉的電場,讓帶正電與負電的極性分子以每秒24.5億次的頻率隨著電場轉動。水分子們以這樣的超高速跟着旋轉,自然也就「渾身發熱」,溫度在短時間內自然急劇上升

而非極性分子,例如空氣或某些容器,就不會被加熱。那麼為什麼我們平時加熱食物的時候感覺容器也熱了?這是由於食物被加熱了,器皿是被高溫的食物給「燙」熱的;

二、微波會致癌嗎?

答案是不會!微波爐產生的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是電磁波的一種,介於無線電波與紅外線之間,所處的頻率跟常用的Wi-Fi一模一樣,都是2.45GHz。微波對分子的影響主要是震動摩擦產生熱效應,微波的頻率不足以破壞分子鏈,也不會破壞原子結構(所以才被歸類到微波),在極端情況下(封閉金屬小空間內釋放大功率微波)的主要傷害是燙傷

微波不會對人致癌,也不會讓食物產生致癌物質。甚至,它還有助於避免致癌物的產生。對於魚、肉等食物來說,傳統加熱尤其是燒烤炸等方式容易導致肉變焦,從而產生一些致癌物。2004年發表的一篇科學綜述介紹了這類致癌物的產生以及致癌性,最後指出:用微波爐加熱可以有效降低這類致癌物的產生

三、微波爐安全嗎?

微波的安全性跟太陽光一樣——是否傷害人體取決於能量的強弱。和煦的陽光讓人舒爽,烈日暴晒則可以造成嚴重的皮膚灼傷。微波也是如此——既然能夠加熱食物,自然也能加熱人體。問題的關鍵在於:到達人體的微波還有多少能量

科學家們已經為我們作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對人體產生傷害的最小微波功率。完好的微波爐,洩漏的微波功率距離傷害人體的強度還很遙遠——美國的規定是,在距離微波爐大約5厘米的地方,每平方厘米的功率不超過5毫瓦;而中國的標準更加嚴格,是1毫瓦。而且,微波的能量是按照距離的平方減弱的。也就是說,如果5厘米處是1毫瓦,50厘米處就降低到了百分之一毫瓦,更是「人畜無害」了。

許多因為使用微波爐而「受傷」的事故,其實都跟微波爐本身無關,而是不當使用造成的。只要了解並避免錯誤使用微波爐,就不會有事故發生了。

為了安全起見,以下物件就要避免放進微波爐

1. 金屬:

其實並非所有金屬都不能放進微波爐,然而,我們很難判斷什麼金屬可以放進去。如果在微波爐裡使用任何含有尖點(例如刀叉與鋁箔紙)的金屬製品,就會產生電弧現象。除此之外,在微波爐中放置角度未經計算的金屬,則可能導致微波反射到磁控管上,把磁控管燒毀。如果不是專家的話,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別放任何金屬吧

2. 除了聚丙烯(PP)外的所有塑膠:

PP通常被做成硬質容器,具有高耐熱與化學穩定的特性。至於便利商店可微波的軟包裝食品,以他的內層材質(通常是LLDPEPET)特性來看,其實不建議微波。因此建議軟塑膠包裝的食物應該避免過度加熱,或者應該將食物拿出來加熱。

3. 放太久與容易生長細菌的食物:

因為可能發生微波不足或受熱不均勻的狀況,所以可能導致殺菌不完全的情形。

4. 帶殼雞蛋:

微波雞蛋爆炸是學術期刊與新聞中常見的傷害,微波加熱會讓雞蛋內部聚集蒸氣熱能,無法排出。當蛋殼破裂時,會改變壓力平衡,引發雞蛋爆炸。這不僅造成身體的燙傷,還會給帶來一輩子的陰影

結論:謠言粉碎

總括而言,關於微波爐「致癌」「產生有害物質」的說法都是謠傳。當然使用不當也會帶來危險,但只要多加留意,小心處理,微波爐絕對是所有人的好幫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飲食常識 入廚常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常覺善緣 的頭像
    常覺善緣

    常覺善緣的部落格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