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肌肉減少症” 1
如果您或您身邊的老人(60歲以上)受到了以下困擾:步速下降、乏力、體重下降、握力下降,那麼您(或他/她)可能存在衰弱的狀態或肌肉減少症。
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簡稱少肌症是一種隨增齡而發生的骨骼肌質量下降,伴有肌肉力量減少和肌肉功能的下降,是老年出現衰弱的生理基礎。
50歲以後,人體肌肉質量每年下降1%~2%,70歲時,人體肌肉質量較青年時期約下降40%。肌肉力量下降更為明顯,50歲以後每年約下降1.5%,60歲後每年下降3%。所以老年人很多都有患上“少肌症”的風險。發病率為10%~20%。香港現在有30% 是少肌症者 。
如果肥胖人士少於活動亦會導致有少肌症 , 若長期臥床 , 一年肌肉量更可下跌20%至30% 。
骨骼肌所起的作用:
1.運動器官
骨骼肌是人體最主要的運動器官,同時也是人體力量的來源,沒有骨骼肌的幫助,跑不了步、登不了山、提不了重物、幹不了活。
2.蛋白質存儲庫
骨骼肌起到存儲機體蛋白質的作用,在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可分解產生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供機體使用合成其他物質成分,免受營養不良的威脅。
3.葡萄糖代謝器官
骨骼肌還能起到代謝葡萄糖的作用,幫助血糖異常的人群穩定血糖。
因此,當骨骼肌減少時,自然就會使這些功能受損。
肌肉減少症有何危害?
肌少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表現為肌力衰退,使老年人的活動能力下降,造成老年人行走、坐立、登高和舉重物等日常動作完成困難,甚至導致平衡障礙、難以站立、極易頻繁摔倒,乏力、自理能力差,如果伴有其他疾病如慢性心衰、慢性腎病、慢阻肺、腫瘤等的老年人,由於這些疾病本身也引起肌肉減少,進一步加重了肌肉減少的程度。
老人如何預防少肌症:
A補充營養
(1)足量優質蛋白質補充
(2)增加Ω-3不飽和脂肪酸攝入:
(3)補充足量維生素D:
B積極運動
運動對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身體功能有顯著的作用,抗阻運動和包括抗阻運動的綜合運動有益於肌肉減少症防治。中-高強度抗阻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質量和力量,改善身體功能。當抗阻運動結合營養補充時,效果更佳。
《肌肉衰減綜合徵營養與運動干預中國專家共識2015年版》建議老年人以抗阻運動為基礎的運動(如坐位抬腿、靜力靠牆蹲、舉啞鈴、拉彈力帶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體功能;同時補充必需氨基酸或優質蛋白效果更好。推薦老年人每天進行累計40~60 min 中-高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運動20~30 min,每週不少於3次,肌肉減少症患者則需要更多的運動量。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