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養生忌貪涼!1.jpg

 

夏天養生忌貪涼!1/2

夏天還要熱養生,夏天本來就熱,再熱養生不就中暑了嗎?估計好多人都這麼認為,因為人們夏季習慣了冷養生。實際上夏季人體毛孔呈開放狀態,易受到冷風、邪氣侵擾,導致體弱多病。所以夏天要熱著過,才是正確的選擇。

夏天要學會熱著過

1、吹空調,不如流一身汗

古語有個說法,叫冬不爐,夏不扇。意思是說,冬天不要過分接近火爐,不然就會使陽氣受到干擾。夏天不要一個勁兒的扇扇子,應讓身體自然排汗。

人本身就是要順天時,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體驗炎熱的考驗,讓身體多出出汗。而如今我們夏天空調,冬天暖氣,太舒適了,身體遲早會出毛病。所以,夏天就應該讓自己大汗淋漓,身體才痛快!

因為夏季人體毛孔張大,人在睡覺時,全身基礎代謝減慢,體溫調節功能下降,身體抵抗力變弱。這時開空調、睡地板都會使寒邪之氣更容易進入體內,極易使身體遭受風寒,損傷陽氣。因此不要一味追求涼快。

 

2、喝冷飲食,不如喝熱茶

中醫專家說,夏季人體的陽氣呈向外擴散的趨勢,體內陽氣比起其他時期相對不足。這時,如果攝入過多的生冷食物,會嚴重地傷害人的陽氣。

不少的年輕人夏天喜歡喝冰飲,其實較解渴的是熱茶;尤其是一些清醇的名茶。中國古代民間人士早已懂得以熱茶解暑,用來散發內部體熱。通常飲熱茶後,皮膚便慢慢發汗,而發汗能幫助體內熱量散發;換言之,熱量隨即緩緩排出。

但飲冰冷飲品品,則熱量較難在短時間內揮發,仍困於體內,只是口腔和食物短暫時間覺得冰涼而已,未幾又會覺熱。

而人飲熱茶後,毛細管擴張,汗孔自開;而又不會像冷飲般刺激腸胃和氣管。不過,茶不可過燙,否則傷害舌頭、口腔、咽喉和食道,對腸胃亦無益。故最好稍微等候它降至攝氏80度以下才慢慢喝下。

 

3、涼水沖澡,不如熱水泡

夏季熱養不如多用熱水泡腳。夏季濕氣正當令,人的五臟六腑中屬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而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濕,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民間有諺語,夏天泡腳,暑濕可祛說的就是這個理。

腳時最好選擇較深的木桶。再就是水溫,水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以40度為好。泡的過程中要不斷加入熱水,以免水溫下降。

熱水泡腳能夠使氣運行通暢,促進身體氣血循環,增強新陳代謝,修復身體細胞。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常識 養生之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常覺善緣 的頭像
    常覺善緣

    常覺善緣的部落格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