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經教理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慈悲的真義.jpg

 

慈悲的真義

  「佛教以慈悲為懷」,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口頭禪。然而,慈悲不是佛教徒的專利,慈悲是一切眾生共有的財富,人間因為有了慈悲,生命因此充滿了無限的意義;顛沛的人生歲月裡,因為有了慈悲,前途才有無限的憧憬

慈悲之心是萬物所以生生不息的泉源,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眾生因此皆得成佛。慈悲也是做人應該具備的條件,一個人寧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一個有慈悲心的人,言行舉止都如陽光、淨水、花朵,可以帶給人間光明、清淨、歡喜


慈悲不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當公理正義遭受無情的打壓排擠、當正人君子受到無端的毀謗抨擊時,能夠挺身而出,這就是一種勇敢的、積極的慈悲。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時的惻隱之心,而是透過公理的感動助人;慈悲不是熱鬧的隨眾起舞,而是心存正念的服務濟人;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親友,更不是有所求的惠施於人,慈悲的最高境界是怨親平等、是無我無私

慈悲是自己身體力行的道德,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也不一定是和顏悅色的讚美鼓勵,有的時候用金剛之力來降魔伏惡,更是難行能行的大慈大悲。社會上有不少人往往曲解慈悲的含意,遂讓慈悲由寬恕包容變成姑息縱容,導致社會失序;甚至運用不當,致使慈悲淪為罪惡的溫床。例如:濫行放生,反而傷生害命;濫施金錢,反而助長貪婪心態等。因此,真正的慈悲必須以智慧為前導,否則弄巧成拙,反失善心美意。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nese-new-year-celebration-food-e1588135776739.jpg

 

父毋恩情似海深,祝大家人日生日快樂!

父母情深: 證嚴法師

曾有一位中年人帶著弟弟來見我,對我說:弟弟很想不開,因為他太太患有嚴重的紅斑狼瘡,他說如果太太的病治不好,他也要跟著去。父母親聽了很擔心,母親整天以淚洗面。

這個家庭原本只有一個病人,結果又多了三個有心病的人。我向那位想不開的年輕人說:人生的目的不是只為一個人而活!我反問他:你跟著父母幾十年了? 他就把頭低下來,再問:你跟太太結婚幾年了?他答:八年。說:你跟太太才八年的感情,她生病你就想死!你和父母親有三十多年的親情,他們從小把你養大,照顧你、疼愛你,你有個病痛,父母就肝腸寸斷地關懷,而你竟然漠視這幾十年的親情?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迴向偈和迴向文有何分別1 (1).jpg

 

迴向偈和迴向文有何分別

 

迴向是甚麼意思?

迴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念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迴向。

 

迴向文是指佛家於法會結束時齊聲朗誦的一種偈文。和迴向偈的區別在於字數的不同,每句字數相等的叫迴向偈,句子長短不一叫迴向文。迴向即是回己善根,有所趨向。將所做善根力集中加於某目的,使之盡快得以實現。

不論念經念佛,念完後都要念一遍迴向偈迴向文。即使做完一件善事也要念迴向偈迴向文,要迴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迴向的功德越多,往生的希望就越大。迴向偈迴向文有很多,可任選適合自己的一個即可。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迴向是甚麼意思?.jpg

 

 

迴向是甚麼意思?

迴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念佛後,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迴向。

 

關於迴向在華嚴經上有詳細的分析解釋,總共有四種意義。

()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種於田土中是因,將來成長為稻穀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終以後有個好結果,不再輪迴六道。當我們做種種善事時,要將功德收攝起來,向西方淨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結果而做,如此迴向稱為回因向果。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信因果之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12.jpg

 

深信因果之因果定律不變的法則1/2

 

因果定律──不變的法則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人的一生,成功、失敗,富貴、貧賤,絕非偶然,「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事物的成立,必定遵循著因果法則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細心觀察,隨處皆能體會因果之理。以個體來說,待人誠懇、親切,人際關係就好;相反的,對人冷漠、自私自利,別人對自己也會敬而遠之。積極進取、工作認真的人,就能累積豐富的經驗,在專業領域裡受到肯定;偷懶、好逸惡勞的人,懈怠墮落,終究一事無成

就家庭而言,父母平時以言教、身教引導孩子,關心孩子的品德,孩子長大後自然人格健全,不但有孝順心、慈悲心,也能夠主動幫助別人;如果父母只注重學業成績,不重視孩子的道德修養,將來孩子的心智發展就可能有缺陷,與人相處也容易產生障礙。家庭對每個孩子成長的影響,確實是有因有果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持名念佛的好處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號來源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莊嚴淨土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恩重難報經

  

佛陀為甚麼向枯骨禮拜?佛陀開示母親懷胎之苦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薩摩訶薩三萬八千人俱。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人生是苦的真正內涵 r  

初步接觸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人生是苦”,但通常人們對它的理解多半都是有偏差的。佛陀是說過“人生是苦”的話,但佛陀有其專門的所指意義。不明白其中的真實意義,就會產生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毫無意思,我們的生命與生活也就毫無意義。因而消極悲觀,也就取消了人生本來應該的努力與向上。悲觀地看待人生世界,這是一種最普遍的對佛教基本思想的誤解。社會上不了解佛教的人也都多半會以此為根據,把“消極”、“悲觀”安放到佛教的頭上。佛教的初級弟子,也易於陷在消極悲觀的錯誤當中。

  其實,“人生是苦”這句話,有著積極的意義。只不過這種積極意義產生在對於我們現實處境的正確認知之後。單從表面現象上看,人生怎麼會是苦的呢?人生中也有很多快樂的事情呀。美妙的音樂,美好的食品,香醇的葡萄酒,假日裡浪漫的旅游,一篇優美的詩歌,花前月下的誓言……美好的事物有好多好多,我們都數不過來了,這些怎麼會是痛苦的、悲苦的、哀苦的事物呢?其實,佛教所說的人生之苦並不是這一層面上的意思。佛陀在經裡強調的“苦”,是指無常之苦。佛經上常說的“無常故苦”,就是這個意思。一切無常,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一切都在生生滅滅轉眼即逝。因為站立不住,因為保存不了,所以才苦。因為美麗、健康、財富、快樂都是短暫的,身強力壯並不永久,總要被衰老病死取代;錢財不能永遠保有,保不齊會流失,富人也會變窮;權位勢力不會持久,昨日座上客今日階下囚,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人生當中雖有喜樂,但不永久,一當變化,苦痛就來。所以佛說人生是苦的那個“苦”,其實指的是“有缺陷”、“不永久”。

  從這裡也就引出來了佛教的積極人生觀。第一,要珍惜當下,懂得惜福。現在的幸福與快樂雖然短暫,也是宿世因緣所致,人們常說的“福報”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不知道愛惜與珍惜眼前的幸福,不僅會“人在福中不知福”,還會把好事做成壞事,因為糟蹋福報而造新業。我們看見不少家庭中成天吵吵鬧鬧,甚至大打出手,這就是不知惜福反造惡業的例子。第二,佛教既然指出了人生的缺陷,指出一切無常不能久在。所以提出了積極的修持法,主張大家努力修行。人生有缺陷好象人生中有了疾病,就要看醫生就要服藥,今天不舒服,明天疾病去除,不就恢復健康與快樂了嗎?今世有缺陷,趕緊修來世不就是一種積極的辦法嗎?佛教的修行正是對治“人生是苦”的嚴酷現實的有效手段。

  現實中雖然說來是“無常、苦、空、無我”,但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和理想境界卻是“常、樂、我、淨”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人就不可能是悲觀與消極的了。說到消極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人,或者耽於五欲享樂,不講道德修善的人才是真正的消極的呢。學佛的人,不僅在困苦時知道努力向上,在幸福中也知道惜福,又因為時時警醒自己,了解快樂不是永久可靠的,所以必須好好向善努力。說到底,人生的確是苦,但佛教的目的是教人化苦為樂,是教導人們如何邁向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快樂的人生道路。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恩重難報經 f

  

佛陀為甚麼向枯骨禮拜?佛陀開示母親懷胎之苦。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煩惱為何義?何故欲消除?能擾亂其心,不得安樂住。發動諸惡業,令招感苦果。故一切佛­子,應除滅煩惱。
 
欲滅諸煩惱,應作如是觀:心本無煩惱,煩惱云何生?
生因有三種:有境界現前,深心藏種子,不如理作意。以是因緣故,煩惱得生起。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八正道 ' 之正精進--維他命E(8)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八正道 ' 之正命--維他命L(7)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八正道 ' 之正業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八正道 ' 之正語--維他命S (5)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八正道 ' 之正思維--維他命T (4)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八正道 ' 之正見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幫助大家走上健康的人生大道。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