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22.9.2024 養生妙法1.JPG

 

秋分 22.9.2024 養生妙法2.JPG

秋分 22.9.2024 養生妙法

時間

2024年秋分的時間是 9月22日秋分為秋季的第四個節氣,秋分剛好是秋季的中間點,是反映季節變化的重要節令。

氣候特點

秋風涼爽,一般秋分之後的降雨量亦不會高,但是「一場秋雨一場寒」,氣溫隨著秋雨而進一步下降。氣象資料顯示,從秋分這一天起,北半球晝夜長將越來越明顯;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幅度將超10℃;氣溫逐漸下降,漸漸步入深秋季節。

 

生活養生要注意:

1.天氣漸冷添秋衣

秋分過後,氣溫降低的速度將會明顯加快,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子,以防著涼感冒。特別是老年人,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可適時加些厚衣服。


2. 心緒開朗莫悲秋

秋分時節,氣溫下降,人的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處於受抑狀態,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情緒低落。專家表示,克服「悲秋」情緒,在飲食上要有規律、口味要清淡,在精神調養上要保持樂 觀情緒,多想開心的事。

3. 多吃滋陰潤燥食物

秋分後因陽氣逐漸斂藏,藥物使用除了補肺氣及宣通肺氣外,滋陰潤燥藥物不可少,常見養生保養藥物有西洋參、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烏梅等,常見養生食物有山藥、杏仁、白木耳、蓮藕、百合、水梨等,也應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香料過度調理食物

 

益氣潤肺穴位

1.合谷穴:取穴於手背第1至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每日按壓15至20分鐘,可幫助疏通全身氣機、活化免疫力。

2.壇中穴:取穴於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當兩乳頭間,每日熱敷或按壓15至20分鐘,搭配合谷穴配穴,可以助大腸經進入胸腔氣機開通,氣機通暢可以連接脾胃之氣向上布達,以生津潤肺。

3.太溪穴:取穴於足內側部、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每日按壓15至20分鐘,可以幫助疏通全身氣機,透過腎經原穴向上輸布氣血可以利用腎氣弦接脾胃之氣來養肺潤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常識 養生之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常覺善緣 的頭像
    常覺善緣

    常覺善緣的部落格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