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及預防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AMI)是一種急性及嚴重的心臟狀態。心肌梗死一般是有生命危險的醫學緊急狀態,它需要立刻採取急救措施。許多的心肌梗死發生於凌晨時段(0時到6時)。
在發展中國家心肌梗死是最大的死亡原因之一。在過去30年中,心肌梗死發生後直接的死亡率(發生後30日內)降級到了10%,但一年內的死亡率依然約為50%不變。
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轉變,導致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依據台灣衛福部公布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心血管疾病排十大死因前三名』。
很多人以為,只有到老了的時候,才會有血管問題。殊不知,血管斑塊變大,從30歲以後就加速了,再加上現代人活得越來越累、吃得越來越不健康、運動得越來越少,不知不覺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損壞。
當血管堵塞不足70%時,人體無任何感覺,當堵塞超過70%進入晚期時,人體才會有不良感覺。
按照血管橫斷堵塞的程度,一般分為:
堵塞初期:堵塞30%無癥狀
堵塞中期:堵塞達50%無癥狀
堵塞晚期:堵塞達70%出現癥狀
心血管疾病是因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在動脈壁內形成脂肪堆積,造成動脈內壁變窄,因而形成動脈管壁硬化而使動脈阻塞;血管阻塞位置如果在冠狀動脈便形成冠心症。冠心病的形成過程非常緩慢,早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
最早的跡象可能是在心臟缺氧時感到胸口悶痛(心絞痛),在進行運動或受到精神壓力時,心臟的氧氣需求量增大而往往感到胸痛,但也可發生在休息時,心絞痛的症狀通常是胸前壓迫感、沉重感或是揪心感。心肌梗塞是心臟的血液供應中斷時間過久引起的,原因是血管嚴重變窄或被血液凝塊堵塞,由此而導致的心肌缺血部位的損壞將是永久性且可能造成立即的生命危險。心肌梗塞發作的症狀伴隨有不同程度的胸痛不適,也可能伴隨著虛弱、發汗、皮膚溼冷、暈眩、嘔吐、呼吸困難、心悸、心跳不穩定,有時喪失知覺等,嚴重可能會造成猝死,如果有上述症狀,應立即求助於緊急醫療救援。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