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青光眼多年只能控制眼壓,中醫卻大有改善!(回應網友)1
青光眼是失明的第二大原因,急性青光眼是眼壓升高導致,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失明。症狀如下:1.視力模糊 2.視野變窄 3.劇烈頭痛
慢性青光眼的初期症狀則不明顯,等到看東西發現視野範圍狹窄的時候,多數已經不可逆。
西醫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方式是眼藥水、手術,而中醫使用中藥調理,可以提供另一種方法來鞏固視力。
個案分享
一名70歲有高血壓的林先生,一眼是青光眼、另一眼有白內障的問題,因白內障手術未能成功,所以對於青光眼那眼的視力特別愛惜,多年來接受西醫治療,卻只能控制眼壓,無法改善視野狹窄的問題。
後來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中醫師謝旭東開立中藥「苓桂术甘湯」加減作治療,並搭配「明目地黃丸」早晚服用。
經過1個月後,林先生感覺看東西比較清晰,於是持續治療,4個月後定期回眼科檢查時,眼科醫師發現林先生的眼底黑圈變小,感到相當驚奇,並鼓勵他持續進行中醫治療。
中醫在青光眼的治療上,分為實證、虛證兩種體質:
謝旭東中醫師指出,眼睛的好壞與體內臟腑有關,內服中藥調理能幫助眼睛的修復。
實證:是西醫所謂的急性青光眼,中醫認為是肝鬱化火,大多常使用「龍膽瀉肝湯」來幫助會清肝瀉火、疏肝解鬱,來降低眼壓。
虛證:大多是慢性青光眼,中醫認為是肝腎陰虛所致,這和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良、家族遺傳、近視、遠視有關。
這會隨著年紀增長,視力越來越模糊、視野愈來愈狹窄,可用補益肝腎的「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等延緩病程。
擔心罹患青光眼,或本身已有青光眼的民眾,應注意定期做眼底檢查、眼壓檢查。在生活上,應維持規律生活、心情穩定,避免熬夜及情緒激動,以免眼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