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原則(冬季養生原則1)7.11.2021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今年是11月7日。這天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立冬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進入冬眠狀態。
立冬後人體生理反應
1 立冬之後,氣溫逐漸變寒冷,人體各器官系統的保護性也逐漸減弱,肌肉、肌腱、韌帶的彈力和伸展性都有所降低。同時由於空氣中濕度較少,容易使人身體發僵,不容易舒展。
2 代謝減慢
人體新陳代謝處於相對緩慢的水準,冬季的低氣溫環境容易誘發人的冠心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關節炎的發作。
立冬時養生原則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人體的陽氣也隨着自然界的轉化,因此冬季養生應以歛陰護陽為根本。
1日常起居指南
冬季而早睡晚起,確保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晨運不宜過早。
2 驅寒就溫
入冬以後天氣寒冷,衣着應以溫暖舒適為主。衣着過少、過薄、室溫過低都會耗損陽氣,極易感冒。
3 安定情緒
情緒情況在冬季易導致困擾,所以在精神調養上,要力求其靜,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
4 進補方面
冬季進補僅適用於陽虛或有寒、濕邪等人群,不適宜陰虛火旺及實熱症人群。若出現大熱、大渴、便秘、心煩等實熱症狀,或患有急性疾病應暫停進補。
冬天天氣寒冷,應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果,以免缺乏維生素。但由於地區不同進補方式也有一定的差異,冬季的北部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熱大溫之品:如牛、羊等。而南部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部地區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等。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