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專家肺腑之言…肺癌防治誤區
新華網“健康大講堂”邀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一區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毛友生教授,與大家談談如何科學防治腫瘤,少走就醫“彎路”。
毛友生教授…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癌症之首,其中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目前我國肺癌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肺癌患者在治療認知上還存在哪些誤區?
1肺癌患者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
1第一類是患者發現病情以後不能面對現實,甚至是逃避,很多年也不關注,幾年後,患者有症狀時再到醫院就診,大部分已是中晚期,有的甚至發生了轉移,所以如果體檢發現了問題,需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斷治療。
2 第二類是患者發現一點問題就非常恐慌,如在健康體檢中發現肺部有結節後過度恐慌,盲目四處尋醫,影響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其實查體發現有肺部結節並不等於就得了肺癌,因為大部分結節是良性的,可以觀察,只有一小部分可疑,可以做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3第三類是患者發現肺部結節隨便諮詢一個相關醫學人士,其實這是不對的。當發現肺部有小結節,又高度懷疑是肺癌的情況下,一定要到正規的大醫院找相應的胸外科大夫進行進一步診斷和治療,避免患者在就醫的過程中走“彎路”。
肺部有結節不要過度擔心 儘早就醫很關鍵
2 體檢時發現了肺結節,應該如何看待?
結節按大小來分,小於3cm的稱之為結節,小於2cm的稱之為小結節,小於0.5cm的稱之為微結節。微結節一般半年到一年到醫院複查一次即可。若是為0.5~1cm之間的小結節,如果懷疑是良性的,需每年定期復查一次,如果懷疑是惡性的,三個月到半年定期復查一次,如果發現這些結節增大或變實或出現毛刺等惡性的證據,就要進行手術切除。 1cm以上的結節,如果懷疑是早期肺癌,就需要儘早治療。
另外,從影像學的角度,結節按照密度可分三類,一類是磨玻璃結節,密度比較低,看似磨玻璃一樣不透明。第二類是實心結節,看上去密度高比較實。第三類是以上兩種結節都有的混合結節,叫做部分實性結節(混合型結節)。
1磨玻璃結節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低的結節,大部分患者不只一個,有的患者一發現有好幾個,甚至十幾個,一般情況下,這類結節在2cm以下時很少出現轉移,所以此時做手術比較安全。如果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單個結節達到1cm以上,還是建議早點切除。如果磨玻璃結節靠肺周邊,只需切除部分肺葉即可,但當結節長的太大,就需要做肺葉切除。
2實心結節如果是肺癌,大部分是惡性程度比較高的,需要儘早治療。不過實心結節也有良性的,這需要專業的醫生來分辨。
3對於混合型結節,首先要看大小,1cm以上或者0.8cm以上的結節裡有實性成分,建議選擇手術切除。其次如果結節沒有達到1cm,但是裡面實性成分比較大,超過0.5cm,也要考慮儘早手術。
3 在治療方面
肺癌的治療方法總體分為三大類:一是手術,二是立體定向放療法,三是磁導航下射頻消融法。目前肺癌手術方法分兩類,一類是常規開胸手術,主要適合中晚期病變比較大或手術比較複雜的肺癌患者;第二類是胸腔鏡微創,大部分早期肺癌可以通過胸腔鏡微創來手術切除。
目前我國在肺癌診斷和治療水平與發達國家是在同一水平,甚至在某些手術技巧方面可能高於一些發達國家,因為我們病例多,醫生的臨床經驗比較豐富。
4 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關鍵
「早期發現、正確治療」是提高肺癌存活率的八字箴言!為何會這麼說?如果肺癌的病灶在1公分時就被發現,並進行手術切除,五年存活率可高達85%-90%。
以世界平均來看,肺癌的五年存活率約為15%,其實算是偏低的數字,當病患出現不適才就醫診斷時,癌細胞大多已經轉移,且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可以說肺癌是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
台灣在2009年以前,肺癌病患五年的存活率低至12%-13%,和世界平均相去不遠。根據台灣多個醫學中心的統計數字,在2009至2012年間,台灣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已提升至25-30%,可見醫療及公衛領域已有明顯進步。
簡單來說,在環境誘發因子與日俱增的情況下,民眾更應該留意肺部健康,若是肺癌高危險群,更應該定期接受檢驗,有異狀時才能及早發現病症、有效治癒。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