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哲理名言 (390)
- Jan 25 Sat 2025 19:00
人過50歲應該放棄這7樣東西! (有字 幕)
- Jan 21 Tue 2025 07:00
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有字 幕)
積極樂觀的人,看待問題永遠都會先往好的方向想,而悲觀的人,卻總是先看到黑暗的一面。自古,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你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慢慢地你就會變成跟他一樣的人。
潛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真的不能忽視。
堅持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久而久之,你的內心也會充滿小太陽。
心裡不滿的人,只要逮著機會就會向人傾訴。
誰都有煩惱,誰都會遇到難事。只不過樂觀的人少些抱怨,多些行動,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久了,自然而然也會充滿正能量。
- Jan 18 Sat 2025 07:00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中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下聯是“萬事但求半稱心”,這副對聯道出了處世的真諦。其意是奉勸世人心態要寬鬆、從容、大度、豁達,眼界放寬,心平氣和地追求“半稱心”的生活。古人說:“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之八九。”假如事事盡如人意,那有什麼努力和輝煌精采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遺憾才顯出生活本色。
人生幾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都有,故稱“百味人生。”人生追求完美,但總會留下無盡的遺憾。西方有句諺語:“當你選擇面對陽光,黑暗永遠在你的背後。”所以,生活裡有陽光就會有黑暗,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在五光十色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的誘惑面前,特別是在激烈競爭,崇尚快餐文化的今天,只有“萬事只求半稱心”,才能坦然地的面對人生,淡泊地看待榮辱得失。
萬事稱心如意無非一切天遂人願,心想事成。但商品社會世間萬象矛盾叢生,人生路上風雲變幻,苦悶、失意之事常常會出現,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是從完美的初衷出發,卻以美中不足結束,更有一些事情是以失敗告終,人與人之間的飛短流長也在所難免,所有這些都是客觀存在,顯然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由此可見,萬事如意不能苛求。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就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和則百體皆和。”只有平心靜氣胸無太多的雜念,才能及時把握機遇,化險為夷,這是改變命運的最大財富。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不設置太玄的目標,不盲目的去攀比。哲人王雨生說:“刻意追求輝煌的人,一生中有一萬個不如意;樂於過平常生活的人,一生中則有一萬個滿足。”所以,我們最好不生非分之想,不貪非分之財,即使我們得不到希望的東西,也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
人生的道路總是坎坷不平,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遇到困難別倒下,告訴自己不求事事稱心如意,只為不虛度人生而頑強的拚搏,以萬事只求“半稱心”的豁達心態,堅韌不拔的去克服困難,解決困難,去做生活中的強者。世間萬物變幻莫測,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俗話說的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得失之中,正確對待苦樂成敗。
“半”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狀態,一種人生智慧,一種處世哲學。
- Jan 15 Wed 2025 07:00
人活著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嗎! (有字 幕)
人活著是為了自己的財富嗎?
看到這個故事,讓我很佩服這樣有愛心的人,故事如下
常常戴著15元的手錶,隱姓捐出560億,這個衣衫襤褸的慈善家,讓巴菲特、蓋茨欽佩不已
但你可知道在慈善界,這兩位大名鼎鼎的巨富慈善家,都是同一人的粉絲,
而且將他視作慈善界的英雄與老師,一直緊緊追隨他的腳步。
他行事低調,刻意匿名做慈善,2014年底前,已經悄無聲息地捐掉了450億。
而這個86歲,身家千億的老人,雖經營着全球聞名的DFS奢侈品免稅店,
渾身上下卻沒有一件奢侈品,簡樸的程度令人咋舌。
- Jan 13 Mon 2025 07:00
做人別丟了良心,做事別傷了人心! (有字 幕)
做人別丟了良心,做事別傷了人心
做人,別丟了良心,丟了良心,毀了人品,沒有人可信。
做事,別傷了人心,傷了人心,失去真情,再不能擁有。
良心是什麼?良心是命中黃金,良心是好運福氣,有良心的人,才能得人相助,沒良心的人,遇事沒人幫助。
一個人,你可以沒有錢,沒有權,但是不能沒有良心。沒有了良心,就沒有了尊嚴和骨氣,為了錢,不擇手段,為了利,把人算計。
- Jan 10 Fri 2025 07:00
人 這一輩子到底為了什麼?(有字 幕)
人 這一輩子到底為了什麼?
人 這一輩子到底為了什麼?
一輩子,為了啥?有人說,是為了錢!
累死累活,就想多賺點;最後烙下個病身子,金山銀山也換不回來,一屋子鈔票也買不到!
一輩子,為了啥?
有人說,是為了名!雖說:好車好房,被羨慕;有權有勢,被仰慕;名利雙收,被矚目!
- Jan 08 Wed 2025 07:00
一個人的人品,都表現在臉上!(有字 幕)
一個人的人品,都表現在臉上
一個人內心有怎樣的活動,他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就自然而然地會把它們暴露了。換句話說,也就是一個人的人品,都表現在臉上。
眼神
俗話說得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的內心到底是怎樣的,它很大部分是表現在了眼睛裡,讓眼睛充滿了各種情緒,也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眼神。
那些眼神澄澈,真摯的人,一看就是有人品的人,他們做事有原則,心裡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一點也不陰險狡詐,他們想要表達的,永遠是自己內心願意表達的。
而那些眼神凌亂,陰鷙的人,多半是沒有人品的,他們內心戲特別的足。雖然表面上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沒有做。但是,心裡卻不知道,想了多少不可言表的辦法。
其實,眼神要不是特別的極端,往往是不好區分的。只不過,熟能生巧,平日里多觀察周圍人的眼神,去總結,經歷得多了,人的感覺就會越來越準。
面色
- Jan 03 Fri 2025 07:00
真正的尊重一個人!(有字 幕)
真正的尊重一個人
真正的尊重一個人內心是沒有貧賤富貴分別的,別人尊重你,並不是因為你優秀,而是別人很優秀! 懂得尊重別人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真正做到尊重別人,則是一種境界,一種美德。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此話強調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在與別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別人,尊重別人,那麼他一定會得到別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
優秀的人對誰都會尊重。尊重下屬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對手是一種大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 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們沒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審視別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傷害別人的自尊,假如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別人,我們也不必以自卑或嫉妒去代替應有的自尊。只有學會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其實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一家生意紅火的蛋糕店門前,站著一位衣衫襤褸,身上散發著難聞氣味的乞丐。旁邊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夥計喊著"一邊去,快走吧。"乞丐卻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小聲地說:「我來買蛋糕,最小的那種。」 店老闆走過來,熱情的從櫃子裡取出一個小而精緻的蛋糕遞給乞丐,並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乞丐受寵若驚般離開,要知道他從來沒有受過如此殊榮。
店老闆的孫子不解,問道:「爺爺,你為什麼對乞丐如此熱情?」 店老闆解釋說:「雖然他是乞丐,卻也是顧客呀。他為了吃到我們的蛋糕,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的這份厚愛?」
孫子又問:「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 店老闆說:「他今天是客人不是來討飯的,我們當然要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
小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個店老闆就是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堤義明坦言,當年爺爺對乞丐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裡,後來曾多次在會上講到這個故事,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 Dec 31 Tue 2024 19:00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說!(有字 幕)
言多必失,聰明人四不說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養,
做人,就要做個聰明人,懂得如何說話,做到適而可止,因為言多必失,話多惹禍。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說這四種話!
1 -怨話
抱怨是一種負面情緒,它能讓人褪去對生活的熱情,也能影響到人的心情。
沒有人喜歡一個整天抱怨的人,與其把時間花在抱怨上面,不如想辦法去改變!
- Dec 20 Fri 2024 07:00
佈施善良和愛!(有字 幕)
佈施善良和愛
1878年的冬天,一個衰弱不堪、嘴唇凍得發紫的乞丐, 在莫斯科街頭攔住了匆匆經過的作家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隻通紅的、腫脹的、骯髒的手,向作家乞討。
作家掏遍了所有的口袋,但甚麼也沒有找到。他窘極了,便緊緊地握住乞丐顫抖的手:「別見怪,兄弟,我身邊一無所有呢,兄弟。」
乞丐也緊緊地握了握作家的手指。「哪裏的話,兄弟,」乞丐口齒不清地慢慢說道,「盡管如此也該謝謝你。這也是佈施啊,老弟。」
屠格涅夫後來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這件事,並寫道:「我懂了,我也在那位兄弟那裏得到了佈施呢。」
作家所佈施的,不是漫不經心地隨手丟給他一枚硬幣,而是用力緊緊地握住乞丐那隻「通紅的、腫脹的,骯髒的手」。
乞丐所佈施的,是一份由衷的謝意與善意。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即使你兩手空空,但只要你的心是慷慨的、真誠的,你就不是一無所有了。
- Dec 18 Wed 2024 07:00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有字 幕)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勤學苦練是中國人的傳統精神,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出自《禮記.學記》的諺語,就是體驗中國人傳統精神的寫照,意思是玉石不加工、不琢磨,不能成為器皿。人不經過培養﹑鍛鍊,就不能成材。
關於「玉不琢,不成器」,背後有一個故事值得一看。從前,楚國有個人叫卞和。他在山裏找到了一塊還沒琢磨過的玉石,將之呈給當時的楚厲王。然而,皇宮的玉匠竟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後來,武王繼位,卞和又將這玉石獻給武王,這塊玉石仍得不到人賞識。卞和失望的抱着石頭,在山腳下哭了三天三夜。
文王即位後知道了這件事,便將卞和請進宮來,命令玉匠把這塊石頭好好打造一下,發現果然是一塊上等的美玉,於是便將它命名為「和氏璧」。
一塊玉石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顯出它的價值;人的資歷無論多好,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人情、禮義、道德,就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人類也需要好好的學習,才會明白做人的道理。
王羲之教子
王羲之是東晉大書法家,他有七個孩子。身為一代學識淵博的書法大師,他深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
- Dec 15 Sun 2024 07:00
忍是智慧,讓是修養! (有字 幕)
忍是智慧,讓是修養
面對委屈,忍; 面對誤會,忍; 面對嘲笑,忍; 面對攻擊,忍。
忍,是一種智慧,不是懦弱;
忍,是一種大度,不是卑微;
忍,是一種讓步,不是膽怯;
忍,是一種寬容,不是心機。
會忍的人,一定受得住各種打擊,經得起各種猜忌,在強者面前,不看輕自己,在小人面前,不擅用心計。會忍的人,一定是好人。
- Dec 05 Thu 2024 07:00
做人不要去怪任何人! (有字 幕)
做人不要去怪任何人
做人不要去責怪任何人,而要多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因為很多結果,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不要去怨天尤人,而要多多反省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遇到的人對你很好,那麼你就會擁有快樂。
如果你遇到的人對你不好,你也不要抱怨,樂觀一點去看待,你會發現,他能教會你成長,使你變得越來越堅強。
如果你遇到的人能夠幫助你,關心你,那麼你就會覺得很溫暖。
如果你遇到的人總是傷害你,欺騙你,那你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你自己太單純,太好騙,才給了那些壞人傷害你的機會。你會發現,他能教會你更加懂得選擇朋友。
- Dec 03 Tue 2024 07:00
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其他的一概不問!
走好自己的路!圈子不同,不必有交集,思想不同,不必多交流。和素質不同的人在一起,浪費口舌和精力,實在是不值得。
不管路難路險,自己選擇的,就要堅持住,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說,路是你自己的,怎麼走自己決定,嘴巴是別人的,說什麼不必在乎。
這個世上,沒有不被評說的人,不管你多麼優秀,在討厭你的人眼中,你就是一無是處。不管你多麼善良,在算計你的人心裡,你就是陰險歹毒。你做得好,沒有人稱讚,你做得差,人人能看見。你幫一百次忙,沒人感激,你有一次拒絕,被人記恨。人性就是如此,好心好意記不住,一次做錯記終生。
人,爭不過一張嘴,在別人的嘴裡,你會有多種版本。
你的心軟,會被說成懦弱,你的解釋,會被說成爭辯,
你的沉默,會被說成心虛,你的簡單,會被說成缺心。
- Nov 12 Tue 2024 07:00
愛就是尊重!(有字 幕)
愛就是尊重
文 / 星雲大師
人的生命從那裏來?世人立了種種的學說來加以研究、討論,其實簡單的說,生命是從「愛」而來的。
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父母相愛、我愛父母,我的情識之中含藏了許多愛和不愛,所以投生到人間。
現代的社會都提倡「愛」,有愛就能走遍天下,有愛就是溫暖的人間。愛,好比是日光、空氣、水;沒有日光、空氣、水的愛,生命就無法生存了。但是,愛也要愛得正當、愛得合理、愛得尊重,否則假愛的善名,做出多少醜陋的事情。例如,有的人把愛當作執著、有的人把愛當為佔有、有的人把愛當成自我、有的人把愛變為恨源。
現代的青年男女,愛之則欲其生,恨之則欲其死。其實,愛是犧牲,是奉獻,是珍惜,是護持。我愛財,財要能和大眾分享;我愛名,名要能庇蔭眾人;我愛知,我要把知識傳給後人。
世間男女結婚,這是愛的昇華、愛的圓滿、愛的統一。但是,如果愛得不當,則愛如繩索,會束縛我們,使我們的身心不得自由;愛如枷鎖,會鎖住我們,使我們片刻不得安寧;愛如盲者,使我們陷身黑暗之中而渾然不知;愛如苦海,使我們在苦海中傾覆滅頂。
愛不是單行道,愛是雙向的交流,彼此要體會對方的心。其實,愛是美的,愛是善的,善是真的,愛也是淨的,我們應該要把愛從狹義中超脫出來,不要只是愛自己、愛家人,我們更要愛社會大眾、愛國家世界。
- Sep 18 Wed 2024 01:17
真正聰明的人擁有的六大特征!(有字 幕)
真正聰明的人擁有的六大特征。
生活中,我們往往更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聰明人讓我們在交際中感到舒服,他們往往擁有敏捷的思維,能夠對事件的發展做出合理的判斷。
這裡所說的聰明人,並不只是說一個人的智商高,而是情商和智商雙高。
聰明人擁有的六大特征。
1、良好的傾聽者
一段交流的展開往往不是以自述開頭的,而是以傾聽進行彼此之間的熟悉。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能在傾聽中觀察對方的性格,體會對方最近的生活狀態。
事實上,許多人在抒發自己情感的時候並不需要別人給他理性的建議,他們只是需要傾聽和陪伴。
- Sep 13 Fri 2024 07:00
得失之間淡定從容!(有字 幕)
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人生,很難稱心,生活,很難如意,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誠;穿著不比貴賤,要合身得體;房屋不比大小,要舒適溫暖;車子不比名氣,要一路平安;長相不比美醜,要心態平衡;身體不比胖瘦,要健康無病;財富不比有無,要節儉會理;生活不比奢侈,要知足常樂。
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人世間的事勉強終歸不能如意。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無悔,盡心無憾。
所有人事物,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不是你的也別強求,其實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有些東西,注定與你無緣,你再強求,最終都會離你而去;有些人,只能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你再留戀,到頭來所有的期望終究成空。不屬於你的,那就放棄吧,大千世界,我們能夠擁有的畢竟有限,不要讓無止盡的慾求埋葬了原本的快樂與幸福。如果你想什麼都抓住,最終只能什麼都抓不住。
多一分淡泊,人生就多一分幸福。人生的煩惱來自於:我們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要輕鬆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別人的事,甭操心老天爺的事。與大家共勉,做好自己,開心每一天。
人生最怕什麼都想計較,卻又什麼都抓不牢。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等不來的渴望,全都住在緣分的盡頭。何必太執著,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放開執念,隨緣是最好的生活。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人生只有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清澈的人活在今天。昨天已經過去,是過了期的支票,明天還沒來到,是不可提取的支票,只有活在今天是最現實的。
- Sep 01 Sun 2024 07:00
隨和是一種能力!(有字幕)
- Aug 27 Tue 2024 07:00
各有安寧!(有字幕)
各有安寧
日照禪師是南方人,經常週遊名山大川。他很喜愛樹木花草,所住的山間道場邊總種有許多奇花異樹。
『天,日照禪師在山中巡視,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身邊的兩個侍者卻為了一棵大樹起了爭執。
甲侍者說:“這叫香樟,有三十年了吧!長得很快啊!”
乙侍者說:“不是!這叫牛樟,頂多只有三十年左右。”
甲侍者又說;“這個香味,一聞就知道是香樟。”
乙侍者則說:「牛樟也有香味啊!」就這樣,兩個侍者你一言我一句,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
爭論不下之時,甲侍者調過頭來,詢問日照禪師:“老師,這棵樹是您種的,您說,這棵樹是香樟吧!”
- Aug 17 Sat 2024 07:00
讓一步海闊天空!(有字幕)
讓一步海闊天空!
「讓」是一個很好的美德,懂得讓人先說、讓人先吃、讓人先有、讓人先走,天下不就太平了?不讓一步,相互損失,後果不堪設想。高速公路上的車禍,導致交通堵塞,不也是不讓一步的結果嗎?
在《伊索寓言》裡,有黑、白兩隻羊,一天走到獨木橋的中間相遇了,白羊不讓黑羊先走,黑羊也不讓白羊先過,由於彼此互不禮讓,後來雙雙跌到河裡溺斃了。
佛經裡,形容一對愚痴的夫婦吵架,各不相讓,誰也不肯先和對方講話。一天夜裡,小偷進屋偷錢,夫婦都不出聲,甚至小偷膽大,調戲婦人,先生仍然為了賭氣,也不肯開口先說話,結果為了不讓一步,導致人財兩失。
春秋戰國時代的廉頗和藺相如,因為老將廉頗不服青年文士藺相如為相,所以將相不和,皇帝也苦惱不堪。但是藺相如雖然年輕,到底有修養,不僅處處讓步,看到廉頗的車子,便繞道而走。旁人不解,便問:您身為宰相,為何要怕他一個將軍呢?藺相如回答:並不是我怕他,而是深知將相不和,一旦讓外人知道,國家將會受到侵害;他是上將,有功於國家,我對他只是為國禮讓,以求相安無事。此話傳到廉頗耳中,廉頗不禁心生慚愧,因此「負荊請罪」,成為流傳千古的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