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健康 (30)
- Aug 28 Thu 2014 01:48
養生原則(轉載)
- Jul 20 Sun 2014 09:05
信念對身體的影響
信念對身體的影響
一九六二年,日本大學報導(Ikemi教授和學生Nakagawa共同發表)了一項以一群對漆樹敏感的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他先將他們的眼睛遮住,然後用無毒的樹枝擦手,但告訴他們是漆樹,訴他們是用無毒的樹枝,結果沒有任何反應。可見信念能使身體反應完全結果他們的手上起紅疹,像被漆樹碰上一樣;在另一隻手則用漆樹枝擦碰皮膚,但告改變。
心念、信念對身體的影響,近年來有不少醫學研究報導,哈佛醫學院教授 Herbert Benson 在他的著作中,從《鬆靜反應》(The Relaxation Response)到最近的著作《永恆的康復》(Timeless Healing),都有很多值得深深去思維的實例。
「放鬆」能改善很多現代人的病。Benson醫生估計,百分之六十到九十的病都和緊張壓力有關,因此,「鬆靜反應」就是一種良藥,任何單字、句子、美好景象,都能將身體從「應急反應」帶入「鬆靜反應」,其中尤以失眠、疼痛、高血壓的改善最明顯,甚至連不孕婦女的懷孕率都會增加為三十四%(平常十五%),一天只要十到二十分鐘、一次或二次就有效,重複單字「好」或句子都可。在這三十年的研究中,Benson醫生發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會自然選擇與自己宗教有關的詞句來放鬆──天主教徒也許用「聖母瑪利亞」的名號;基督教徒用「在天之父」;回教徒用「Insha Allah」;印度教徒用「OM」;他沒有機會遇到佛教徒,佛教徒也許以數息、唸佛、持咒、念經等多種方法入靜。雜念來時不管,將心念放在所用的重複詞句,身體自然會進入放鬆狀態。Benson醫生曾遇到癌症末期病人從無可忍受的疼痛中,藉著幼年就會的天主教祈禱,就能完全不需依賴止痛藥,寧靜的往生,也有藉著鬆靜反應配和飲食改善,完全康復自己。
- Feb 05 Wed 2014 04:05
如何排除身毒(二)內在清潔法(粵語)
雷久南博士介紹簡單排毒法,不妨一試。
- Oct 18 Fri 2013 08:34
如何排除身毒(一)
雷久南博士介紹簡單排毒法,不妨一試。
- Oct 17 Thu 2013 08:23
疏導情緒的簡易眼球轉動法.
負面情緒積壓過多會導致憂鬱,適當調適情緒才可以達到身心靈健康。
- Oct 16 Wed 2013 08:21
身心靈之關係
明白身心和靈之間影响才能達到整體健康。
- Oct 15 Tue 2013 08:19
身心靈健康是甚麼?(粵語)
人的整體健康並不只是生理上健康,是要包括心與靈的,缺一不可呀!
- Oct 14 Mon 2013 08:16
看電視嚴重影響兒童成長(下).家長不可不知!
- Oct 13 Sun 2013 08:13
看電視嚴重影響兒童成長(上).家長不可不知!
- Oct 13 Sun 2013 05:23
提昇心靈健康的祕訣
提昇心靈健康的祕訣 f
1.無論做什麼,記得是為自己而做,那就毫無怨言。
2.面對困境,也不要悲觀厭世。
3.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麼,生活得更好,乃是為你自己……
4.在人生的任何時候都不怕重頭再來,每一個看似低的起點,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經之路。
5.讓自己更平和一點,更豁達一點,對於身邊的過錯,讓自己更寬容一點。人人都有他的難處,何必強求於人。
6.作為女孩子,首先要爭取經濟獨立,然後才有資格談爭取什麼,15到25歲,爭取讀書以及旅遊機會,25到35對,努力工作,積極進修,組織家庭,開始儲蓄,必需活潑樂觀,不厭其煩地工作…這雙手雖小,但屬於我,作出成績來,享受成果,不知多開心…
7.壞事總是不斷發生,可還是有很多辦法來解決困難。永遠不要忘記學進修學問,拓闊胸襟。人生所有煩惱的會不多不少永遠追隨,只不過學識涵養可以使一個人更加理智冷靜地分析處理這些難題而已。
8.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也不必惋惜.瀟灑一點。生活中無論有什麼閃失,統統是自己的錯,與人無尤,從錯處學習改過,精益求精,直至不犯同一錯誤,從不把過失推諉到他人肩膀上去,免得失去學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