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養生原則 7.12.2021(冬季養生原則15)
大雪節氣常在12月7日前後到來,今年剛好是12月7日。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故稱為大雪。
大雪時節人體生理反應
1 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冬季早晨的天氣寒冷,血管和神經受到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增加血液流動的阻力。一夜睡眠後,身體裡的水份減少,增加了血液濃度,使血壓升高。 建議長者早上排便不要過分用力,否則易導致血壓暴升,引發心血管疾病。
2人體熱能散失過多
冬天寒冷天氣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進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身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大雪時節養生原則
1寒冬保暖預防疾病
冬天天氣寒冷,容易誘發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戴上冷帽、頸巾和手套,穿足夠保暖衣服,多穿長褲,少穿短裙,確保身體足夠溫暖。
2 隨身帶備急救藥品
如哮喘藥、心臟病藥以防病發需要。
3進補前先養脾胃
冬天進補是大好時節,但應該注意適度,進補前先調理脾胃。進補是否得益,關鍵在脾胃,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才會好。
4 進補適宜溫熱補益
在寒冷的天氣中選擇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調理自己日常的飲食,以此達到強身健體和暖身禦寒的目的。可選擇羊肉、牛肉、雞肉、蝦仁、桂圓、紅棗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熱量較多,對於體質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另外還要每天補充水果,多吃雪梨,蘋果等生津類水果,對抵住冬季乾燥有好處。
5飲食要葷素配搭
冬天進補會吃過量油膩食物,往往會產生內熱,出現痔瘡、煩躁和便秘等症狀,稍不注意即可外感風寒,所以飲食要均衡,蔬菜、水果要多吃,如大白菜、蘿蔔、蓮藕、香蕉、雪梨、蘋果等等。
還可採用食療法,多喝雪梨水,防止天氣乾燥所致的口乾、咽喉乾,又有潤肺止咳作用。還可以煮蘿蔔水,以白蘿蔔為佳,有理氣健脾、清熱利尿的作用,也可以促進消化,防流感。
6 冬季進食不宜過飽
冬季飲食攝取量相對增加,但是活動量減少,吃過飽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因此要控制晚餐食量,飯後要適當活動。若有腹脹時,可以按摩腹部,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免積食,日久便秘等。
曾上存:
四季養生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2pMJOmAUROLe3uxqoK6nQMhIDHKnUl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