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後少生病的忠告!(專家分析) (2).jpg  

 

60歲後少生病的忠告!(專家分析)

支修益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他分析了以下幾點:

1.不壓抑自己

在臨床肺癌病人中發現,接近一半的病人與長期的心情壓抑、性格抑鬱有關。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好發於一些受到挫折後,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焦慮、沮喪、苦悶、恐懼、悲哀等情緒緊張的人。

精神因素並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卻往往以一種慢性的持續性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機體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癌細胞突破機體免疫系統的防禦,進而形成癌症。

 

2.不透支自己

2016年年底,微博上有人發文稱:彼時剛剛53歲的李連杰,看著卻像個70歲的病態老頭。常年的打戲,使得李連杰脊椎嚴重受損,再加上他得了甲亢,一直服用激素導致身體發福,使得往日鐵骨錚錚的功夫巨星,成了今天面部浮腫,滄桑憔悴的模樣。

工作上拼命三郎類型的人,生命的弦始終緊緊地繃著,很容易透支自己,這就極易導致人體內分泌和植物神經系統經常處在紊亂狀態,身體也自然好不了。

人體是有使用壽命的,會保養的人活得久一點,隨意浪費自己健康的身體就活得短一點,比如無限制地加班,無限制地玩樂,無限制地用眼。

 

3.不要太操心

有的中老年朋友操心自己的事情不多,但卻總是操心兒女,甚至因此產生了很多緊張焦慮的情緒,胃腸道能感知我們的壓力和情緒變化,長期不良情緒會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很多愛操心的人會發現總是出現腹痛、腹部不適及排便習慣改變等毛病。

 

4.不能太孤獨

孤獨無助的老人易患憂鬱症、老年癡呆症及心血管病症。人與人之間和諧的互助來往,其良性情緒與信號,對維護心血管功能有益處。心髒病人有人陪伴,可在心髒病猝發時獲得他人的救助,使病人心理上有所寄託與慰藉。

結伴共同生活並非局限於配偶,只要不孤獨、寂寞,對心臟即有裨益。

 

5.不過度傷心

2016年,18歲山東女孩徐玉玉因被騙巨額學費,傷心欲絕而亡,讓人扼腕,可見傷心多麼的要命。

據《遼寧日報》報導,美國研究人員發現,過度悲傷有可能使心臟受到傷害,出現類似心髒病發作的症狀,包括胸悶、呼吸急促等,這類症狀被稱為心碎綜合徵。此外,英國也有類似研究證實,情緒激動變化或心理壓力過大,如失去親人等,會使人心碎而死。

因此,當出現傷心情緒時,要學會傾訴。找朋友、家人聊聊天,不能憋在心裡,那些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控制住了情緒的人,實際上卻使情緒的垃圾可能轉入體內,反而給體內器官帶來壓力。亦可以通過適當的途徑發洩,例如健身運動等。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養生之道
    全站熱搜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