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教你人生不敗最高智慧
成語出處:宋 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大智若愚”被普遍認為是做人智慧中最高的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誰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評價,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了。從字面上理解,大智若愚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於沒有智慧,接近於木訥,接近於愚。智慧(尤其指的是智術)如果過於外露,仍然稱不上高級的智慧,“聰明反被聰明誤”,“多智則謀”,一個人過分地精於算計反而會被人算計。
“大智若愚”表明至高的謀略,至高的技巧,至高的境界並不是直接地、赤裸裸地、一覽無餘地展出在人們面前,它擁有豐富的層次與內涵,擁有保護自身的機制。
從智謀的原則來看,它仍然體現為以靜制動、以暗處明、以柔克剛、以反處正之道,表現為降格以待的智慧。
大智若愚在生活當中的表現是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則是厚積薄發寧靜致遠,注重自身修為、層次和素質的提高,對於很多事情持大度開放的態度,有著海納百川的境界和強者求己的心態,從來沒有太多的抱怨,能夠真心實在的踏實做事,對於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夠不斷得到積累。
愚、拙、屈、訥都給人以消極、低下、委屈、無能的感覺,使人的第一感覺難以產生好感,使人放棄戒備畏懼或者與之競爭的心理,使人對它加以輕視和忽視。但愚、拙、屈、訥卻是人為營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正是為了要減少外界的壓力,鬆懈對方的警惕。或使對方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如果要克敵制勝,那麼可以在不受干擾,不被戒懼的條件下,暗中積極準備,以奇制勝,以有備對無備;如果意圖在於獲得外界的賞識,愚鈍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對自己的期待,而實際的表現卻又超出外界對自己的期待,這樣的智慧表現就能格外出其不意,引人重視。
“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現不平凡,在消極中表現積極,在無備中表現有備,在靜中觀察動,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積極、比有備、比動、比明更具優勢,更能保護自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