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的.jpg

在還沒有討論到本題之前,我們要對「智信」與「迷信」先下個定義。

簡單的說;凡不是經過慎密的思考與明確地觀察之前,就盲目信仰的就是「迷信」。反之;凡是能經過「慎思」、「明辨」的功夫,才去信仰的就是「智信」。

 

而現在一般人,在指責佛教為「迷信」之先,只要看到佛教一些膚淺的表面,或聽到一些「先入為主」的謠言,就一口咬定佛教是「迷信」,其實他自己的腦海裡存有多少智慧與思想呢?沒有深入探究,未經明確地觀察,就盲從附和別人的話,他本身早就「迷信」了——迷信他人的胡說。

 

釋迦牟尼從不強迫弟子們盲從的信仰,同時鼓勵他們發問。佛教的經典同一般宗教的經典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地方,那就是佛經是准許懷疑、研究的;而外教的經典則是絕對的真理,不容辯駁,否則就是冒瀆神。

佛曾經教導弟子們說:你們的懷疑,你們的迷茫是正當的。因為對一件可疑的事是應該起疑的。

佛認為一個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所左右;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

 

佛教更偉大的思想還不止於此,佛認為一個人不可以因為「他是我們的導師」而就對他所說的話深信不疑,而要求弟子們要在:「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

 佛教不認為懷疑是罪惡或愚蠢,反而認為懷疑是達到覺悟的途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正可說明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

 

所以梁任公先生說:「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難道他是信口胡說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