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四原則  

做人四原則

 

做人要「不變隨緣」,但是隨緣並非隨波逐流,所以做人也要懂得「隨緣不變」,也就是要有不變的原則。做人應有的四個原則,提供參考: 

 

第一、禮為處事之本:

禮,是人際關係的規範,合乎倫理,就是有禮。有了禮節的規範,人與人之間比較能保持良好而恰當的關係,所以禮是人和人之間相處必要的條件。禮貌的養成,要從小教育起,從小在父母師長教育下,人知道有尊卑、長幼之分,這就是有禮。有了禮貌,就有規矩,有了禮貌,待人處事就不會逾矩。 

 

第二、義為待人之方:

義,從字形上會意:「羊」有美善之義;一己(我)所表現的美善,就稱之為「義」。如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做人要有義,有情有義的人,對物「義然後取」,對人對事更是「見義勇為」、「義無反顧」、「義不容辭」。所以義氣是待人之方,不講義氣的人沒有朋友,人要有義氣才尊貴。 

 

第三、廉為應世之道:

廉者,品行方正也。為官廉明才能愛民,做人廉潔才會愛己。以清廉應世,即能不貪;不貪,自然不會因利之所趨,而做出有害人格操守的事,做出不利社會人群的行為,所以廉為應世之道。 

 

第四、恥為修養之妙:

恥者,羞愧之心也。人而無恥,如樹無皮;人能知恥,如穿華服。羞恥之心,是人所以異於禽獸的地方;人若無恥,則無惡不作,失去人格,其與禽獸何異?所以做人要知恥。一個人如果沒有慚恥之心,永遠不能進步;沒有羞愧之心,永遠不能成功。所以「知恥近乎勇」,能知恥辱,必成大器。 

 

做人要平凡而不平凡。平凡者,要平易近人,虛懷若谷;不平凡者,對道德人格、義利成敗要看得清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生處世 修養 哲理名言
    全站熱搜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