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心臟病的種類  

 

心臟病的種類

1 高血壓心臟病:

  長期高血壓可引致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肥大肥厚、心臟功能異常、心臟衰竭等。高血壓心臟病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心臟病(原因不明)及繼發性高血壓心臟病(原因為腎動脈狹窄、主動脈狹窄、荷爾蒙疾病等)。大部分高血壓心臟病病人無明顯症狀,有時會頭痛、暈眩、臉部泛紅、盜汗、胸部不適、呼吸不順等。

2缺血性心臟病:

心臟主要由心臟肌肉組成。心臟是由主動脈分支出來的左右冠狀動脈來供應血液(氧氣和養分)。當心臟血管(冠狀動脈)硬化狹窄阻塞,或由於高血壓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心肌肥大、貧血,活動或運動過劇,吸煙等等因素時會引起心肌氧氣和養分供應不足的現象(心肌缺氧現象)。當心肌缺氧嚴重時會引起胸痛(狹心症),抑制心臟收縮(a心臟衰竭),損害心臟傳導系統(a心律不整)等,稱之為「缺血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心臟病」。

當有缺血性心臟病時,一般是前胸有壓迫感或不舒服感,亦可發生在下巴、左肩、左臂、上腹等部位,通常是短暫(約數分鐘)的,特別是在活動過劇、情緒緊張、天氣轉變、抽菸等後發生。休息或口服舌下硝酸甘油片後症狀會緩解,稱之為「穩定型心絞痛」。若心絞痛強度及頻率增加,小活動或休息時也會發作時,稱之為「不穩定型心絞痛」。若是持續半小時以上的劇烈胸痛,併呼吸困難,冒冷汗,嘔心嘔吐,暈眩,虛弱,臉色蒼白等,稱之為「心肌梗塞」(心臟血管完全阻塞導致心肌壞死)。不穩定型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患者需馬上就醫,否則在短時間內可能心臟病情惡化,休克而致死。

3心臟瓣膜病:

因感染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或後天性心臟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肺心臟病等造成心臟瓣膜病變(狹窄或閉鎖不全)及心臟功能異常。心臟瓣膜病症狀包括氣喘、心悸、頭暈、胸痛、疲勞、活動量下降、咳血、聲音嘶啞、下肢水腫、心臟衰竭等。

4心臟衰竭:

因感染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或後天性心臟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肺心臟病等造成長期的心臟負荷,損害心臟幫浦、心臟擴大、心臟肥厚、心臟功能異常(末期心臟病)。非心臟病因素如肺病,甲狀腺病,貧血,酒精,毒物,藥物等亦可引致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症狀包括氣喘、端坐呼吸、陣發性晚間氣喘、胸悶、心悸、下肢水腫、疲倦虛弱等。

5心律不整:

當心臟搏動生成或傳導異常,或心臟傳導系統阻礙引起,而導致心跳不規則。 心律不整的原因及種類很多。心臟病因素如: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臟瓣膜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變等;非心臟病因素如:甲狀腺病、新陳代謝藥物、毒物、電解質失衡、感染、肺病等。症狀可以從輕微的心悸、頭暈、胸痛、氣喘、疲倦,以至致命的心臟衰竭、休克、腦中風、昏迷及及猝死。

6肺心臟病:

因慢性肺病或肺血管病引致肺高血壓,右心室肥厚擴大及心臟衰竭。肺心臟病症狀有頭暈、呼吸困難、疲倦、水腫、腹痛、胸痛、心臟衰竭、發紺等。

7心肌病變:

因細胞毒性、新陳代謝、免疫、遺傳、感染等機轉引致心臟肌肉損害病變及心臟功能異常。可分類為擴張性心肌病變,限制性心肌病變及肥厚性心肌病變。症狀包括:氣喘、胸悶、頭暈、心悸、疲倦、水腫、心臟衰竭等。

8心臟發炎:

因感染造成心包膜炎、心肌炎、心內膜炎或心臟瓣膜炎及病變。亦可由藥物、化學品、放射線、免疫反應等造成。心臟發炎症狀包括:胸痛、肌肉痛、關節痛、腹痛、發燒發泠、疲倦、心悸、頭暈、心臟衰竭、猝死等。

9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原因為急性風濕熱感染引致心臟受損病變。急性風濕熱是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引起免疫反應,主要侵犯心臟、關節、皮膚和腦部組織。風濕性心臟病常引致心臟發炎(心包膜炎、心肌炎、心內膜炎)及心臟瓣膜病變如:二尖瓣、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不全等。

10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是心臟形成及發育受到阻礙引起的先天性畸型,通常在懷孕48週已形成。引致先天性心臟病原因很多,如遺傳因素、子宮感染、放射線、藥物等。 先天性心臟病最常見的徵象是心臟雜音。其他症狀如呼吸困難、生長發育遲緩、四肢水腫、發紺(嘴唇及/或四肢指甲發黑)、心悸、心臟衰竭等。先天性心臟病可分為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及非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非不治之症,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以上健康訊息提供給各位參考  

 

        

arrow
arrow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