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逾七成有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症狀.jpg

 

 

香港逾七成有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症狀

港大研究:本港處於「嚴峻的精神健康狀態」接受自我評估者逾七成有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症狀

港大精神醫學系一項研究發現,持續社會事件及疫情爆發影響下,市民精神健康受困擾,接受網上自我評估的萬多名市民中,分別有四成人有中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PTSD)症狀,七成多人有中度至嚴重的抑鬱症症狀,更有逾三成六人同時出現兩症的病徵,當中以年輕人佔多。

壓力主要源自三大範疇,包括疫情、個人壓力及社會事件創傷。與疫情相關的壓力,大多數來自對前途感到憂慮,以及缺乏防疫物資,分別佔 66.7% 52.7%。個人壓力事件方面,壓力主要來自與家人及朋友關係不和,分別有 49.4% 26.1%。有關受社會事件創傷的範疇,有近三成人親眼目睹或從傳媒看到社會行動;約兩成人曾被言語或網上受到針對、羞辱或威脅;分別有一成半人,曾被武力驅散,及從媒體看到有人受襲。其他造成壓力因素包括遇襲;被拘捕或被扣留等。

症狀又分為「反應性」及「非反應性」,研究中,有中等至嚴重症狀的自我評估者中,有 54.5% 人的症狀屬「反應性」,即是能透過遠離壓力來源,使症狀得到改善。而其餘 45.5% 人症狀則屬「非反應性」,即有機會遠離壓力來源但症狀仍然沒有改善,代表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或抑鬱症。

負責調查的港大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指,過去一年來自疫情、個人及社會事件的壓力互相影響,社會環境轉變以及政治立場關係,令很多人與家人和朋友產生不和,加上疫情爆發後,對經濟、個人學業和工作等均造成影響,累積成重大精神健康困擾,令部份人進入疾病狀態」

本港疫情仍未受控,不同類型的政治事件互為影響累積,對市民的精神健康造成更大困擾,提醒市民保護自己的精神健康,留意情緒狀況,建議可暫停接觸網上資訊,做喜歡的事情,與家人和朋友相聚,把注意力放在學業或事業上等,以增強對外壓力的「抵抗力」,有需要時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以上健康訊息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常識
    全站熱搜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