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作何準備才可安渡晚年.jpg

 

人到中年要作何準備才可安渡晚年

每個老人都想晚年幸福,但晚年能否幸福,取決於多種因素。

1要有健康的身體。

健康的身體,不管是年輕人,還是年老的人,身體都是本錢。有了好身體,才能夠談其他的事情。

人到老年,你就會知道,人生最重要的,從來不是財富,而是健康。

人老了,身體機能慢慢地在退化,身體的抵抗力也在變弱,疾病很容易就找上門。一旦病了,你就需要錢來付醫藥費,需要人來照顧,這無疑是給自己找麻煩。

生病了,兒女孝順還好。但是再孝順的兒女,也會對你的病心生怨言,正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往往人在老的時候,肯定身體不如年輕的時候。所以,一定要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注意保養好自己的身體。

人到老年,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下去,保持身體健康,才會晚景幸福。

 

2手中一定要有老本,別把錢都給子女。

人到晚年,手中一定要有老本,別想著現在把錢都給子女,以後讓子女養老,常言道: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

 “老本就是養老錢。人到晚年,錢是人的膽。有了錢,不僅腰疼腿疼小災小病不怕,大不了住醫院;而且自己手裡有錢,也省得麻煩子女。

把老本捏在手裡,起碼對自己是最後一重保障,不是一毛不拔,不是愛財如命,給予兒女幫助,但也要留有餘地。

很多人都覺得人到了晚年後就不需要用太多的錢了,可事實上,人到晚年,錢反倒會變得更加重要。

也許我們日常的生活開支確實不需要多少錢,可是我們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身體可以一直健康,一旦我們生了病,小病還好,如果是大病的話,我們錢袋子裡的錢當然是越多越好。有錢了,自己才有足夠的底氣做治療。有錢才可以享受自己想過的生活。

 

3要有自己的老窩

老窩說的其實是房子,就是要有自己養老住的房子。經歷多了,你就會知道一個穩定的住所有多重要。房子,是老有所居的根本,是安享晚年的依靠。自己的房子,哪怕是瓦屋茅舍,也是家。

有自己的家,和老伴一起過晚年生活,不至於居無定所,才心裡踏實。畢竟老了的時候,兒女未必願意陪伴我們。

而且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家,卻未必是父母的家。

 

4要有不離不棄的老伴。

少來夫妻老來伴。人到晚年,缺什麼都不能缺老伴。老伴才是最了解自己、最心疼自己的那個人。

對於年輕人而言,婚姻和愛情是等價的,如果沒有了愛情,婚姻也就沒有了意義,可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婚姻意味著依靠。

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會越發的感到孤獨,而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有個伴,給我們溫暖,讓我們依靠,驅散孤獨,驅散黑暗,驅散冰冷。

而這個最佳人選當然是同床共枕幾十年的老伴了,因為能一直時刻陪伴我們走到最後的,不是我們的父母,不是我們的孩子,而是我們的老伴。

人到晚年,有的時候哪怕你有存款,你有孩子,但是你沒有一個對你不離不棄的老伴,你的晚年也特別難,人到晚年,存款和兒女根本沒有一個願意對你不離不棄,願意對你照顧有加的老伴重要。

所以擁有一個不離不棄的老伴,才是一個人晚年幸福的重要保障。

5靠自己養老才更靠譜。

趙樸初說過: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從來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務,養孩子是義務,靠孩子是錯誤。

這話雖然扎心,卻很現實,指出了老年幸福的保障問題。

 “養兒防老是中國流傳幾千年的傳統觀念,話雖沒錯,但誰能保證你將孩子撫養成人,孩子就一定會幫你養老送終?

相對於養兒防老,靠自己養老才更靠譜,才能活得更自由,更有尊嚴。

所以人到晚年,擁有健康的身體,有自己的養老錢,有自己的房子,有不離不棄的老伴,才會更幸福,請提前做好準備,以免晚景淒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生處世 哲理名言
    全站熱搜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