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破解痛風5大迷思.jpg

 

醫師破解痛風5大迷思

不必禁吃豆腐、菇類!痛風發作主因並非飲食

 

迷思1:不吃高普林食物,就不會痛風?

痛風常與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劃上等號,但事實上,痛風發作的主因並非飲食,先天遺傳基因體質,才是關鍵。

2015年國內一項全國性研究顯示,痛風具有家族遺傳性,痛風患者的一等親約有2倍罹病風險。

2018年,一篇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上的研究,分析逾1.6萬人的飲食與基因數據,發現遺傳因素對參與者的尿酸值影響達23.9%,反觀各項食物對尿酸值的影響,包含啤酒、肉類、飲料等,都不到1%。若有痛風體質,即便沒大魚大肉,仍可能中鏢。

2016年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診治指引中提到,約有半數患者痛風發作前,沒有飲食誘發存在。而另外半數因食物誘發痛風的患者,以啤酒佔60%為最大宗,其次為海鮮18%,內臟類14%。所以飲食是輔助因素。

 

迷思2:豆腐、菇類能不能吃?

痛風禁忌首推高普林食物,過去認為豆製品與菇類屬高普林食物,尿酸偏高或痛風者得忌口,但近年醫學研究早已推翻傳統飲食觀念。

哈佛大學歷時12年、追蹤4.7萬名40至75歲男性,發現豆類、菇類、燕麥等植物類高普林食物,不會增加痛風發作風險,但攝取較多肉類與海鮮確實風險較高。防治痛風,其實不必禁食豆製品。

香港、北愛爾蘭、上海、英國都曾做出類似的研究結果:素食者常食用的豆製品,不會升高尿酸濃度。

2015年,新加坡追蹤研究6.3萬多名成年華人,發現攝取大豆、豌豆、綠豆等豆類,不但不會升高尿酸濃度,還與較低的痛風風險相關。

「並不是所有普林都會形成尿酸,」陳峙仰解釋。普林種類多,有諸多研究顯示即便豆類、菇類富含普林,但植物類普林並不會導致尿酸提高。

 

迷思3:保健食品能降尿酸?

2009年加拿大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每天攝取高於1500毫克維生素C的男性,相較攝取量低於250毫克者,痛風風險降低45%,研究者甚至建議,使用維他命C補充劑,對預防痛風可能有好處。

但2020年公布新版的美國痛風照護指引,卻不建議痛風患者額外補充維他命C,認為維他命C降尿酸、預防痛風的證據力並不充足。維他命C是水溶性,不少人認為多吃無害,會隨尿液排出,但有研究顯示,高劑量維他命C可能威脅健康。痛風患者原本就易患腎結石,而攝取過多維他命C,體內代謝產物草酸增多,更易形成草酸鈣腎結石,影響腎功能

 

迷思4:尿酸愈低愈好嗎?

一般認為尿酸偏高不利健康,是否代表尿酸愈低愈好?其實不盡然。

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尿酸可將過度氧化的自由基帶出人體。2015年美國與加拿大學者合作研究,運用英國健康促進網絡(The Health Improvement Network, THIN)資料庫,分析370萬名40歲以上民眾,將年齡、性別、體重、生活型態和健康狀況納入考量,結果發現有痛風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降低24%。

對此研究人員推論,可能是因為引發痛風的尿酸及抗氧化效果,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尿酸量過與不及都不好,對於痛風病人而言,雖然降尿酸是治療目標,但若降尿酸藥物的種類與用量不夠精準,可能造成尿酸濃度起伏太大,反而造成尿酸結晶游動,導致再度發作劇痛。

 

迷思5:多吃水果就健康?

蔬菜水果被視為健康飲食的一環,網路更流傳排尿酸水果,如蘋果、西瓜、芒果、葡萄、櫻桃、香蕉等。事實上,水果不僅無法幫助排尿酸,內含的天然果糖,潛藏誘發痛風發作的危機。

 

痛風體質先天就決定,且發病後無法根治,後天飲食再怎麼小心,仍可能發作。沈佑銓倒是鼓勵患者正常吃喝,「與其不吃美食、不敢喝酒,」他笑說,「倒不如配合醫師好好服藥控制,擁抱更好生活品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常識
    全站熱搜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