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認識怫教 (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37佛教徒可跟異教徒通婚嗎ok.jpg

佛教徒可跟異教徒通婚嗎?

 

「異教」Heathenism原是猶太人及基督教給異民族的鄙夷之稱,我們借用代替「外道」,但不作鄙夷想。

 

佛教不像那些民族化或家族化的宗教,佛教沒有這種種族歧視或宗教歧視。宗教信仰雖與家庭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婚姻又是組成家庭的基礎,但對一個佛教徒而言,並不要求首先改變了對方的宗教信仰然後再行結婚。但是,一個正信而有修養的佛教徒,必定能在婚後的夫婦生活中,促成對方來改信佛教。

 

這在佛教的經典中,是有根據的。曾有一個佛教徒的妹妹,嫁給了裸體外道的信徒室利笈多,那個裸體外道的信徒最初極端地反佛乃至害佛,最後終於唾棄了裸體外道而皈依了佛教(根本目得伽卷七卷八)。另有佛的信女須摩提,也嫁給了外道的信徒,感化了外道的信徒。(增一阿含卷二二須陀品之三)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算是佛教徒嗎  

常去拜菩薩就算是佛教徒嗎?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

  然以大悲願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觀世音菩薩本覺妙心,上與十方如來,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

  

  觀音菩薩是古佛再來,是三世諸佛無量慈悲心的體現,虔誠供奉、頂禮、供養及繞拜觀音大士固然很好,但卻不能說是具足三寶皈依的佛教徒。正式的佛教徒,必須皈依三寶(佛寶、法寶與僧寶)。

  

  三寶弟子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i佛教沒有排他性  

佛教沒有排他性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只承認他們自己所信的宗教教義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為「邪說」。

 

而佛教認為一切宗教,祗有教義深淺的區分,很少有好壞邪正的差別的。任何一種能夠存在世上千年以上的宗教,一定對世道人心有著或多或少的裨益的,否則這個宗教早就被人類的「智慧」所唾棄,以及被時間的浪濤所沖失了。

 

問題只是在於某些宗教只能給人以短暫的、少數的快樂;而有些宗教則能予人以永恒的、多數的幸福。而佛教正是屬於少數的後者之一的。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甚麼是六根六塵和六識  

甚麼是六根六塵和六識

 

甚麼是六根六塵和六識呢?

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從心理與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說,稱為六根,也就是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

眼有視神經,耳有聽神經,鼻有嗅神經,舌有味神經,身有感觸神經,意有腦神經,這些都是心與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稱為六根。

 

從六根所接觸的物件上說,稱為六塵,也就是物理學上的各類物質。

眼根所見的顏色和形色,耳根所聽的聲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嘗的味道,身根所觸的粗細冷熱與濕滑等,意根思想的稱為「法」──漪指的極微極遠的無從捉摸的東西,這些就被稱為六塵。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e佛不是獨一無二的 ok  

佛不是獨一無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裡,已經提到過佛與眾生,只是在於覺悟時間的先後而已。韓愈說:「聞道有先後。」正可拿來做輔助說明。

 

「佛」只是對一個覺悟者的通稱而已。就像我們稱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為「教師」一樣,教師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師,處處可以有教師。同樣的道理,佛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一個人,人人可以成佛,處處可以有佛,不只這個世界有佛,宇宙中無數個星球上都可以有佛。(當然也有眾生。)

 

這一點也是佛教同他教根本不同的地方,其他的宗教只能承認他們「獨一無二」的神,而盡力地攻訐、否定他教的神為「假神」。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d佛教不承認  

佛教不承認有頑劣不可教化的人

 

依照其他宗教的說法,他們的教主或萬能的主,在百般威迫利誘之後,或苦口婆心、諄諄教誨之餘,如果仍然不知幡然覺悟,投靠到神的旗幟下,懺悔、承認自己是個迷途的罪人,可憐的羔羊的話,那麼一旦最後的審判到來,一律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

 

古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世上做人父母的,永遠敞開著大門,盼望著浪子能夠回頭,儘管他們的子女是個罪惡滿貫的強盜。從來沒有一對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遠在暗無天日、水深火熱的地獄中受苦的。

 

佛教承認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認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一切罪惡都是由於無知(佛教叫「無明」)所引生出來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開導、啟發眾生,就變成了佛的責任了。佛關懷眾生,「如母憶子」,不但不忍心眾生身受地獄之苦,而且廣發「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菩提是「覺悟」或「正道」的意思,證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c佛不是生而知之者ok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釋迦牟尼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他姓喬答摩,名叫悉達多,西元前六世紀生於北印度,亦即今天毗鄰尼泊爾南方國境,卡德曼多約二百公里處倫明麗的地方。

 

他在廿九歲那年捨棄了即將可以繼承的王位,出家學道,尋求解脫人生苦惱的方法。六年後,也就是卅五歲的時候,釋迦牟尼在尼連禪河旁的菩提樹下證得了正覺,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從此人們才稱釋迦牟尼為佛陀,或簡稱做佛。意即:真理的覺醒;或簡稱做:覺者。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是真平等者  

佛是真平等者 

我說佛是真平等者,並不是信口胡說的,我們先就當時印度社會背景來觀察: 

誰都知道釋迦牟尼時代的印度,社會分成婆羅門、貴族、平民、奴隸等四大階級,而貴為太子的釋迦牟尼眼見社會階級的不合理,毅然樹起平等的旗幟,主張廢除階級對立,倡言眾生平等。 

請諸君好好地想一想,歷史上所有的革命,都是卑賤低下的階級要求「提高」和顯貴高上的階級平等,絕對沒有像釋迦牟尼一樣,自己願意「降低」他的太子身份與平民、奴隸平等的。由於他這種大公無私,無所為而為的作風,所以我說他是真平等者。 

 

同時佛教又主張「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又把平等的意義推上更進一步的境地。 

 

我想「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的意思,一定還有些同學們不太清楚,這兒我應該簡單地敘述一下: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a佛是人而不是神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個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這個神能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祂主宰著人類的吉凶禍福,祂操縱著萬物的生死榮辱。人類只有匍匐在祂的面前,讚美與謳歌,把一切成就榮耀歸於萬能的神,信仰祂的才能上天堂,反對祂的只有墮入地獄,絕無抗辯申訴的餘地。

 

而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他來到人間的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裡要請讀者們注意的是:「唯我獨尊」的「我」字,並不是單指的釋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體人類的每一個人。

 

這句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命運,而不必聽命於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釋迦牟尼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自己的努力與才智。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為什麼要供佛  

人為什麼要供佛

 

佛教徒都喜歡供佛 是佛需要我們供養嗎? 不是的其實是我們為了自己改善人生而需要供佛

供佛有四個意義:懺悔 報恩、恭敬和提醒。

 

供佛第一是懺悔

我們出生以來有意無意間 直接與間接都做了無數的惡事。積累了很多業障 心底隱藏著各種惡的習慣習氣 可是我們從來不認識自己的過錯,但同時由於我們本來具足的佛性 加上我們前世種下的善因,這些累積的因緣成熟了,所以今世跟佛有緣,遇見佛法之後,我們才知道了自己的思維、行為、追求都是錯誤的。因此事我們自己需要在佛前懺悔我們所有的惡業。在懺悔之前要供佛,希望諸佛菩薩能夠接納我們的懺悔。因此供養佛菩薩其實是我們自己懺悔業障的需要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淨肉是什麼意思  

三淨肉是什麼意思

《孟子……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大意就是說,君子對於禽獸,見到活生生的禽獸,就不忍心看它死掉,聽到它的聲音,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遠庖廚,遠離宰殺禽獸的地方

「凡所有肉,於一切沙門釋子,皆不淨食,污清淨命,障聖道分,無有方便,而可得食一切時,一切肉,亦無方便而可得食!

因此,沒有任何『方便』可以成立吃肉的理由。這是佛陀一再明示的。由以上經典,就可以讓我們清楚的明白,所謂的三淨肉,只是佛陀教導弟子現在就能斷除肉食的一種漸進引導。其實佛陀是不允許吃肉的佛教是以眾生平等,慈悲為主。

何謂三淨肉?

就是限制在三種情況之下,這三種肉不得吃。

第一不自殺:不是自己親自動手所殺,若殺所得之肉不可食,若食則犯規,得罪無量。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

佛說:從這裡一直向西去,要經過十萬億那麼多的佛世界(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後,那兒有一個佛世界,世界的名號稱為極樂。極樂佛國的佛陀名號,稱為阿彌陀佛。就是在現在,這尊阿彌陀佛還正在為大眾說法呢!舍利弗,那個佛國為甚麼會稱為“極樂”呢?因為在那個國土裡的一切眾生,沒有種種痛苦與危難,只會在生活上、精神上享受其他一切世界所沒有的種種快樂,所以稱為“極樂”。

另外,在極樂國土中,有用金、銀、琉璃、水晶為材料化成的,精巧的欄杆、瑰麗的羅網和排列整齊的'行樹'。這些欄杆、羅網和行樹,呈現出種種有序的、美妙的幾何圖形,排列圍繞著極樂國土裡所有的建築物,如亭台、樓閣、講堂、花園等,使這些建築物更加美觀莊嚴。

再有,在極樂國土中,有用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紅真珠、瑪瑙等七寶所化成和裝飾的寶池,裡面充滿了八功德水。在池子底部,純粹以金子化成的細沙軟軟地舖在池底。在池子的四周,有用金、銀、琉璃、水晶交互化成的階梯和通道。它們有的或是用金子作地,其他三種材料作為裝飾品點綴在階梯和通道上;有的或是用水晶作地,其他三種材料作為裝飾品點綴在階梯和通道上等等。

在池子邊上、階梯或通道中間,還有用七寶化成的樓閣。它們也是以七寶中的一種作為主材料,其它作為裝飾材料來裝飾的。所以既不顯得呆板,也不顯得零亂,一切都是那麼整齊有序而又富於美觀價值。在池子裡,自然化現出種種蓮花。這些蓮花團團圓圓,非常整齊。蓮花的大小不一,大的非常大,直徑甚至達到有幾十里或更大。蓮花的顏色也異常絢麗,有蘭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白色的等等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2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2

    《佛說無量壽經》中的四十八大願,不僅是全經的核心,亦是整個淨土體系的核心。法藏比丘﹝阿彌陀佛成佛前的名稱﹞述說那四十八大願時,屢屢提及「不取正覺」或「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意思是:如果願望不能達成,那麼我就不成佛。

第二十五願:天人禮敬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聽到阿彌陀佛名號之後就能發起歡喜心,深信愛好念佛法門,並虔誠禮拜歸依,用清淨心修習菩薩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大行之法,他們雖然沒有發願求生淨土,他們的行持巳獲得諸天世人的尊敬。

 

 第二十六願:聞名得福願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如果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生起歡喜心,深信愛好,如果沒有發願求往生,在他壽終之後也能生到尊貴家,得諸根無缺,相貌圓滿的大福德果報。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十八大願1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1/2

    《佛說無量壽經》中的四十八大願,不僅是全經的核心,亦是整個淨土體系的核心。法藏比丘﹝阿彌陀佛成佛前的名稱﹞述說那四十八大願時,屢屢提及「不取正覺」或「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意思是:如果願望不能達成,那麼我就不成佛。

第一願:國無惡道願:

願我的佛土(極樂世界)沒有地獄、餓鬼、畜生這三種三惡道,沒有造貪瞋癡惡業的眾生,上願實現了,我才成佛。若不實現,我不願成佛。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身難得今已得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有首偈子寫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意指人身是十分難得的,此生已經得到人身,若是不知道珍惜地用今生的色身來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再獲得可以修行的人身呢?

六道輪迴:傳說中,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輪迴)是眾生輪迴之道途。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但阿修羅雖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於人,故有時被列入三惡道中,合稱為四惡道。

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

人道和天道為善道,阿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鬥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

 阿修羅,略稱『修羅』他們的福報很大,與天界眾生相去不遠。生於此道中的眾生,於過往生中的善業力極大,卻因其瞋恨的習氣,而並未能生於天界中,只能以這種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這一道的眾生雖然福報、壽元及智力俱大,但卻因其瞋恨心而並不快樂幸福。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為三惡道)。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彌陀佛是如何成佛  

阿彌陀佛是如何成佛的 

淨土一宗,法門深廣,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切願、實行,往生必定可期。 《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現在國內修學佛法的,除西藏外,百分之九十都是修淨土宗的,然現在念佛者多,往生者少,也是一個事實。究其原因,有大德指出,或因信願不切,或因新修不專,或因因地不正,唯求人天福報。另有一個原因即是神佛不分,將生西的責任全推在阿彌陀佛身上,以為阿彌陀佛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只要念佛求佛,阿彌陀佛即有責任保佑我們,讓我們現世得福,來世生西,把我們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而自己不肯努力修持,除二時課誦外,日常生活中也不努力除習淨心,一切依賴阿彌陀佛,寄望於臨終之際阿彌陀佛的慈悲接引,哪怕下品下生,乃至邊地疑城也好。

    事實上,淨土法門是自力與他力相結合的法門。就自力方面而言,《阿彌陀經》教我們要“執持名號”以至“一心不亂”,《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要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無量壽經》中記載的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時發大誓願,修菩薩道,積功累德以至圓滿成佛的事蹟,對我們念佛人也是個啟示:念佛求佛何如念佛學佛,看看阿彌陀佛是怎樣成佛的,我們向他學習,學他的願,學他的行,不是更容易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現世得福開慧,臨終往生西方嗎?從求佛到學佛,不更符合佛法福慧雙修、自利利他的修學精神嗎?

(一)為國捐王,力求正覺

    在很久很久以前,阿彌陀佛也像我們一樣,是一個世間的凡人。當時他是一個大國的國王,名為世饒王。其時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佛。世間自在王佛在世界上教授佛法,為諸天及世間的人演說經文、講論道要。世鐃王聽到佛的說法,頓然心開,明白了佛法的要義,非常歡喜,發起大菩提心,力求無上正覺,便捨棄了國土與王位,離世出家,成為比丘,法號為法藏。世饒王以國王身,放棄人間第一的富貴與榮華而出家求道,表現出真實的出離心。出離心正是修學佛法的基本。學佛人種種放不下,功名富貴、眷屬恩愛、人我是非等等,究其根源,即是沒有真實的出離心。

    法藏比丘才德過人,富有智慧,對佛法有很深的信解,並且志願廣大,修菩薩道,勇猛精進,人中第一。

    有一天,法藏比丘來到世間自在王佛前,禮佛讚佛,發願要像佛一樣,獲得種種自覺覺他的功德,要像過去無量諸佛一樣,做眾生的大導師,救度一切世間的人民,解除眾生生老病死的種種苦痛。

    法藏比丘願心廣大,力求無上正覺: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家的捨利到底是什麼 r  

佛家的捨利到底是什麼?

捨利是印度語,梵文śarīra,或譯室利羅、設利羅;骨身遺身,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但本意卻非如此。捨利最初意思是代表米粒,因為佛捨利形似米粒,所以得名。所以捨利最初只是一借代詞語,完全是從其形狀上立名的。

  在印度,人死後的遺體,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後的骨灰(捨利,藏在金屬的、石質的、陶質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稱為塔,塔是高顯的意思,相當於中國的墳。藏捨利的容器,無論是金屬的石質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裡,也稱為塔。這種藏捨利的塔,就是中國寶塔的來源。因此,捨利與塔,在印度民族宗教中,成為尊敬的對象。而中國對於祖先的遺體,墳墓便成為尊敬對象。

  依於尊敬遺體的道理,高僧大德生前剃下的發、剪下的爪、牙齒、骨灰等,都是捨利,而受到尊敬。所以佛教中,有發捨利、爪捨利、牙捨利,及發塔、爪塔、牙塔等。

  捨利子,是捨利中的堅固微粒,又名堅固子。捨利這一稱謂,至後世脫離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遺骨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結晶體。高僧大德火化後,發現堅固或結晶的微粒。因此佛教徒,對此捨利中的堅固子,特別重視和尊敬,稱為捨利子。佛經上說,捨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菩薩的修行)戒定慧等功德所熏修的,是難得可貴而受到尊重的。近代印光大師也說,捨利子是修行人由於戒定慧的道力所成的,是心和佛相合的表相,和丹家所說的精氣神沒有關系。

  佛教強調捨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關,同時依據佛教義理,也肯定了捨利子的無常物質性。也有感應捨利,如在刻龍舒淨土文刻版上就出現了捨利等;佛弟子尊重捨利子,是由於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釋信佛人的一些誤區和修學r  

解釋信佛人的一些誤區和修學

一提到信佛人們就會想到燒香拜佛燒紙錢,求卦問卜,神佛保佑平安發財,在大多數人們的心裡這種印像根深蒂固,把佛教籠罩上了一層迷信的陰影。其實如果你深入了解佛學,真正了解佛教你就會有另一種態度和認知了。

本來佛教並不是宗教,他是一種教育,一種多元文化的教育,但現在因為時代各方面因素佛教確實變​​成了宗教,其實佛教的全稱是佛陀教育,他是至善圓滿的教育,之所以佛教能在中國開展起來就因為他和中國古代儒家思想非常吻合,印度佛陀和中國孔子兩大聖人都有驚人之處,這說明真理永遠是不會變的,可佛陀教育更是圓滿,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講的最透徹,把人生說的明明白白。

佛堂上的一切都是教學工具,燒香表示要有智慧;蠟燭表示要有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的精神;點燈表示內心要明亮,要續佛慧命;荷花等一些花朵和水果表現因果,看到花要想到自己不要造惡因,看到果知道果報的可怕,花和水果的供養表示的是因果,學佛的人看到這些提醒自己在言語造作,待人接物如何去做,而且荷花表示出淤泥而不染,內心要清靜,這才是佛堂裡的真正含義。而佛像都是泥做的他怎麼能保佑你,你磕幾個頭就能保佑你了,愚癡的做法。這佛像都是教學工具,你看一進寺院,首先你見到的是彌勒菩薩,肥肥胖胖,滿臉笑容,這就是告訴佛弟子學佛要大肚能容天下事,要學會笑對人生,笑對一切恩恩怨怨,笑對一切順逆境,而四大天王也都各有表法的意思,看到觀音菩薩像要想到自己要慈悲,看到阿彌陀佛要想到自己重要的事情是往生,所以不要搞迷信,要相信佛教是教育,寺院裡的一切都是表法的,看到上邊說的這些你能像一面鏡子一樣照著自己,並把這些落實到生活中,這才是真正的修學佛法,將來成佛做祖。

而平安發財這些事也不是佛菩薩給的,他們也沒這本事,不過他們能你如何去學習,因為吉凶禍福都是自己安排,自己造做的,佛菩薩會交你如何去修學才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果真如理如法的去做,會得到佛力加持這是真的,你真眾善奉行這才能和佛菩薩感應道交,生活才能如意。信佛和學佛不一樣,學佛我們將來是要做佛,不搞迷信,真正去修學決對得受用。

 

學佛要有一顆柔和的心,盡量的寬恕眾生,活在感恩的心中,要學忍辱,要從空相上去修,這樣能得利,修學起來才會越來越圓滿,​​希望每一個佛子都要如理如法的去修學,不要搞迷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才是真正的佛教。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  

信眾: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而不能以師姐、師妹、師弟,這在佛法上有規定嗎?

師父:這個問題是日常生活當中或許很多人都是有疑惑的,這裡稱“師兄”,一是表示我們學佛的人都是追求覺悟的,這種生命是很偉大的,象大丈夫的行為。把追求解脫作為人生的目標,這是一個大丈夫的行為,這句話不是有意去輕慢女性,是對我們(學佛)人的一種贊美,有大丈夫的含義。還有一個為什麼不稱師弟,因為我們相互之間都要尊重對方,同時自己很謙卑,所以稱別人師兄。如果有個人跑來“師弟、師弟”,這個顯得傲慢、很貢高。喊“師兄、師兄”,我們會很謙卑,把別人尊為師兄,我們甘居下位,這個是我們佛弟子的一種覺悟的狀態,恭敬別人,自我謙卑,一種非常好的狀態。所以一般我們佛教界都是這樣子的。在家居士也是,但是也發現有的人,他很奇怪,稱出家人稱師兄,這個不可以的,因為你做三寶的弟子,所有僧人的形象你都應該稱師父,我這裡是代說一句。

 

信眾:如果自己的師弟確實很小,那這個時候稱法名嗎?

師父:嗯,很多的時候都是稱師兄,稱法名也是可以的,互相的,你稱他師兄,他稱你師兄。有謙下的意思,謙卑、謙下,破除我執,你喊別人師兄,可以去除我慢,去除我執。所以稱“師兄”,本身這裡面有很多文章,這本身也是一種修行。這個“師兄”能夠喊得很順口,很誠心,就代表你修行修得好。

 

信眾:為何居士互稱師兄,而不稱師姐?

師父男女平等,意指佛性上的平等,人人均有佛性。然而,我們不可不承認男與女在生理及心理狀態上仍有相異之處。一般而言,色身上,男眾較女眾勇勐強健、障礙較少;心理上,男眾比女眾少嫉妒、瞋恨、計較……。因此,我們希望跳脫女眾的柔弱,學習男眾的大丈夫氣慨。且看古代花木蘭代父從軍,被稱為女中丈夫,即是一種褒揚的意思。經中亦常贊歎出家之行:「善哉大丈夫,能了世無常,捨俗趣泥洹,希有難思議。」對於男女一律稱為師「兄」,並非表示對女眾的歧視,而是對發心修行善法(無論出家或在家)的稱揚,及贊歎勇於擔當的精神。「兄」之一字,亦有表示尊重、恭敬對方的意思。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福德和功德是一回事嗎 r  

福德與功德

  著相修福叫福德,福德感應人天福報,福報有限,享完了就沒有了,福享完了就沒福了,沒福了惡報就來了,所以福德是很有限的,不能超出生死輪回,因為執著沒有破,還有我執。

  離相修福叫功德,功德的福報無限,因為功德與道相應,與自性相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做了好事,不著做好事的相,不執著這個好事,這就有功德。功德可以超越三界生死輪回,因為功德裡面有智慧,沒有我執,沒有我執就超越六道輪回。

  所以,福德有漏,會漏到三界裡面來;功德無漏,可以超出三界。福再大都是在三界裡頭享,享完了就沒了,最多只是短暫的人天福報,人天福報有漏,不究竟,享完了還要墮到惡道裡面去輪回。

  福德有漏,功德無漏;福德有限,功德無限;福德不離相,不破我執,不能超越三界輪回;功德離相破我執,可以超越生死輪回。功德裡面有福德,福德裡沒有功德。

  福由善生,做善事就有福德,做善事不執著,就有功德,功德裡面有智慧。因此,福德與功德表面上看並沒有區別,只在於用心不同,在於有沒有執著的心。一個有智慧,一個沒智慧。所以我們要用智慧,把所做的福德轉化成功德,方法就是不執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

  做了善事,心心回向無上菩提,回向眾生及佛道,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有功德,這就是成佛的種子。

 

文章標籤

常覺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